• 15阅读
  • 0回复

日本是怎样发展山区经济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2-01

    日本是世界著名岛国,境内多山,平均每人只有八分耕地。过去三十年的努力,改变山区面貌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日本是一个岛国,境内多山,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百分之十五,山地丘陵占百分之八十五。耕地占总面积百分之十四,每人平均八分地。日本农户百分之四十左右居住在山区。过去,山区生产条件恶劣,土壤侵蚀严重,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农民生活相当苦。为了改变面貌,近三十年来,日本在法律、经济、技术方面,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大成绩。采取有力措施,改变山区面貌
    一九五二年,根据山地丘陵地区农民的要求,日本第十三届国会通过了《急倾斜地带农业振兴临时措置法》。为了避免对森林的破坏,一九五○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森林法》、《林业基本法》以及有关山地水土保持的法律。同时还对山区改造实行大量投资和长期贷款。
    一、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这是发展山区经济的根本性措施。日本山多,降雨量大,水流急,又没有大的河流承受,历史上水旱灾害严重。因此,在兴修水利的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把发展林业、保持水土作为改造自然,保障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年,日本每年平均造林三十五万公顷,是世界上造林面积比较大的国家之一。据林野厅报道,日本每年通过森林抑止的土沙流失量约为五十八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河川年流失土石量的一百倍以上。森林土壤的蓄水量每年达二千三百亿吨。为了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一九六○年起,从美、苏、东南亚一些国家大量进口廉价木材以减少采伐量。目前日本的森林覆被率达百分之六十八,到处是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水,见不到荒山秃岭。山上下雨径流很少,涵养水分能力强,自然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日本近三十年来没有大的水旱灾害的重要原因。
    二、修筑梯田,分级利用。这是山地丘陵合理开垦利用的重要措施。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失去大片殖民地,九千多万国民集中在四个狭长的海岛上。为了解决吃穿用和失业问题,不得不着手开发山地丘陵。首先开展丘陵地的整理与归并,以及农道的修筑,实行开垦、排水、道路三位一体的工程。方法是用推土机平整土地,再用竹子和石块打桩作堤,以保持水土,并结合修筑简易农道、水池和排水道。
    山地、丘陵根据坡度、土层厚度、土壤性质分级利用。如岩手县卷葛山区规定八度以下主要开辟水田;八至十五度,以小麦、大豆、甘薯为主,经营旱作;十五至二十五度陵坡栽培牧草,或修梯田发展果树和蚕桑;二十五度以上限制开垦,植树造林。一般梯田用石块砌成,牢固、整齐,田面接近水平,并采用水平垄、带状耕作、种植牧草,以保持水平。
    三、实现作业机械化、运输索道化。山区农民劳动繁重,长期以来耕作以畜力为主,运输以背篓为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对农道进行整修,并安装索道。索道一般运输重量为五十到一百公斤,每小时运二到四吨,生产效率是人力的五到十倍。
    耕作机械化方面,过去主要利用手扶拖拉机,由于重量轻,马力小,爬坡能力差;现在重点发展小型四轮驱动型拖拉机,以取代畜力和手扶拖拉机。实行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
    长期以来,日本山区经济除蚕桑业外,主要经营林业和种植业,农民收入很低。近二十年已改为在粮食自给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地发展“复合经营”,即同时经营林业、农业、畜牧业、果树业、林区特产业和养蚕业。
    一九五九年,日本山区农业总产值中林业占百分之三十六,农业占百分之五十四,牧业占百分之八,其他占百分之二。到一九七四年,林业占百分之三十八,农业的比重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一,牧业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二,果树、养蚕、林区特产增加到百分之九。
    一、以林为主,林牧结合。近二十年来,通过林牧结合,肉牛、乳牛业和养猪业逐步向山区丘陵地带发展。这样既充分利用山区草地资源,又节省了商品饲料。一九六○年山区饲养的奶牛占全国的百分之十二,肉牛和生猪则占百分之二十一和百分之十四。到一九七六年,山区的奶牛占全国百分之三十八,肉牛和生猪则占百分之六十六和百分之三十。
    冈山县蒜山地区是一个以林业、养牛业为主的林牧结合的山村,并兼营少量山林特产。林木树种以杉、扁柏、红松、落叶松为主,人工草地三千多亩,天然草地十八万亩。有三千五百多户农家,每户除森林外,平均经营水田五至六亩,旱地四至五亩,奶牛二至三头,肉牛一至二头。一九七五年各业收入占百分比是:林业百分之三十四,牧业百分之三十二,大田作物百分之二十一,果树和林区特产品百分之十一。与一九六二年相比,农民收入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到四十。
    二、果树向山地发展。日本山地丘陵种植果树历史悠久,但面积不大,主要是两大类:柑桔和苹果。由于平原地价昂贵,六十年代提出果树上山口号,此后山地果树发展较快。目前果树的百分之七十(其中。苹果百分之四十五,葡萄百分之四十六,桃树百分之五十三,梨树百分之三十二,柑桔百分之九十)在山地、丘陵区栽培。
    和歌山县有田郡的吉田博一家是一个以柑桔为主兼营少量大田作物和牧业的典型。全家六口人,除经营水田十二亩和旱地八亩外,饲养肉牛、乳牛十头,经营柑桔八十五亩,是当地最大的桔园,全部种在二十二度的坡地上。一九七六年柑桔亩产二千一百斤,总产十七万八千斤,收入五百七十万日元,扣除开支,纯收入三百八十万日元,占总收入百分之六十八。大田作物收入占总收入百分之二十一,牧业收入占百分之八。
    三、山林特产,大有可为。近十几年来,日本林区特产有较大发展。一九七六年山林特产总值为二千三百多亿日元,其中竹笋、木耳、蘑菇等食用特产品产值为二千一百亿日元,占百分之九十二。一九六○年食用山林特产品产量为一亿二千万吨,一九七六年达十二亿八千多万吨,比一九六○年增加十倍。
    日本的宫域县诸冢村是一个以山林特产为主发展多种经营的典型。这个山村地处海拔五百多米,山地面积占百分之八十八。五百四十户农家,经营蘑菇的农民占百分之九十二。一九七五年生产蘑菇一百四十吨,产值四亿八千多万日元,平均户产二百八十多斤,收入占第一位;生产木材一万二千立方米,产值三亿多日元,收入占第二位:水稻产量三百二十吨,收入占第三位。(林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