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港报文章《美国兼职者日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1-30

美国人在双位数通货膨胀率的压力下,脸上都蒙着浓重的阴影。许多人为每月必须缴付的各种赊款和贷款利息而担忧
    【香港《新晚报》一月二十一日文章】题:美国兼职者日增
    近年来,美国人在双位数通货膨胀率的压力下,脸上都蒙着浓重的阴影。许多人不仅为开门七件事而烦恼,还为每月必须缴付的各种赊款和贷款利息而担忧。许多善良的平民则谋求兼职,增加收入,以应付日感不支的开销。这一来,整个美国,兼职人数大为增加。
    据统计,晚间兼职人数比率,占全部兼职者的百分之三十。比十年前百分之十六几乎增加一倍。特别是一九八○年第四季度以来,由于经济拮据而不得不加入兼职行列的人们更为众多,据估计增加约三点四倍。走在路上的行人总是匆匆忙忙,赶着到达目的地,生怕迟到,或者延误了家务。社会上一时增加了许多幽默的小笑话。有的笑话说,美国人肚子里都像有个“火药箱”,一触即爆;有的说,美国人要人人都备一架直升飞机,才能减少赶路颠簸之苦。
    有一种是经济底子较薄,基本家用开支又较大者。他们打了日工之后,收入不敷支出,不得不在晚上外出兼职。在美国,特别是在大中城市里,治安每况愈下,路上常发生事故,一般人家,不是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是不愿意夜出工作的。洛杉矶治安部门有一名人员叫加莎的,他白天工作之后,晚上还去警察学校当兼职教员,每月因此多增加收入五百美元。其实他日间的治安工作,收入并不算低,每月扣税后,还有一千三百元左右。他所以去兼职,是因为考虑到他的妻子,即将分娩开支将要增大。在美国妇产科医院的收费是异常惊人的。一个床位每日收费往往在数百元以上。纽约市有一大学教员名叫雷莎的,当日间工作结束后,便得匆匆忙忙赶到某一餐馆兼职。这样一名三十五岁的中年女士天天很晚才单独返家,同事中要好的,都为她的安全担心,但她说:“这有什么办法,住在纽约没有些钱是不行的。”
    在兼职者之中,也并非个个都是经济拮据的。有的是往日过惯了优越的生活,在目下百物飞涨,开支增大,为了维持高水平的生活而出去兼职的。这些兼职者,大抵有些底子,本人也有某一方面的专门技术。兼职对他们也许不太辛劳,但收入却甚可观。加利福尼亚州圣地巴巴拉的高西亚杜巴,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原是名某大保险公司的顾问,收入不低,但不断拔高的通货膨胀率,影响了她的生活质素,为了保持她的“美式生活”水准,她只好外出兼职,担任了某一电台编排广告的高薪职务。
    也有一种是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早日完成这一目标而去赚钱兼职的。这一类人中以中青年居多。这些人大抵有些抱负,但经济底子并不好,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先苦干几年,储蓄了钱,作为资本,而后求发展。在伊利诺斯州有一名二十五岁的农场主叫列克斯的,他已拥有一六○亩土地,但他还想买地增物,以扩大农场的范围和提高机械化程度,使自己经营的农场成为理想的农场。为此,他除了管好自己的农活外,还去兼了两份职务,星期六到电视台任唱片骑师,冬天则任香槟郡农业局资料主任。
    在新来的移民中、兼职的人更多。在这些移民中,东方华人是最为典型的。有些人一年到头,几乎一天也不休息。真是博到尽!
    当然,这段日子来,市面不景气,欲兼职者又多,不免产生供过于求的情况。不过对某些公司或商业单位来说,他们有时宁愿减少长工而增加兼职者。因为这样兼职者大多是按时计酬。公司给做多少小时的工作,就付给多少小时的工资。公司在生意清淡的时候,经常给兼职者放长假。一待生意旺盛起来,感到人手欠缺的时候,一个电话便叫兼职者按时赶到。对公司来说,请兼职者,还可节省职工某些方面的福利费支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