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香港《新晚报》载文《法国人业余种菜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1-28

    【香港《新晚报》十二月二十九日文章】题:法国人业余种菜忙
    到法国人家里作客吃饭,主人常常得意地告诉你:第一道冷盘中的生菜是他自己种的。这话多少使人信疑参半,即或是真的,大概也不过是有钱人的闲情逸致吧?
    然而,沿着横穿首都巴黎的赛纳河河岸走走,你就会发现,在鞣革厂码头附近,一间间“园艺商店”整日顾客盈门。那里不仅出售各种蔬菜、水果、花卉的种子,秧苗,草坪块,以及适用于各类园艺作物的肥料,而且还供应业余园艺家们使用的各种机具,其中包括多种型号的手扶机动犁和小型电子洒水器。
    如果再翻阅一下种类繁多的园艺刊物,你就会感到吃惊:据法国园艺协会全国联合会统计,在这个人口五千多万的国家里,竟有一千一百五十万人在从事业余园艺活动;业余菜园,或曰家庭菜园的蔬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巴黎报刊以西方人的方式赞叹道:“如今,蔬菜和草坪已经成为绿色法兰西的两个乳房。”
    看到这些,你对在法国出现的园艺热就会确信不疑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园艺热呢?热心的法国朋友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释。首先,法国人有种菜园的传统。本世纪初,“工人菜园”曾经风靡一时,特别是在北方,很多工人业余种菜,以弥补家庭生活收入的不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法西斯占领下,法国城镇居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种植蔬菜,缓和了战时副食品供应不足的困难。当时,首都巴黎再小的一块空地上,也有人播种。
    战后,商品匮乏期逐步过去了。城里人有闲,都习惯于开上汽车外出旅游。很多业余菜园里长满了荒草。然而,没过了几年,汽车的废气把城市的空气污染得令人窒息。法国人又开始怀念大自然了。同时,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宣传也起了作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重新穿上园丁的工作服和橡胶靴子,热衷于园艺活动。特别从实行每周五天工作日以来,这项活动宛如油点一样蔓延开来。
    从七十年代起,法国人普遍大力经营“第二住宅”。住在城里的人即使负债,也要设法购买或租赁这种远离闹市的寓所,以便在节假日得以避开污浊的空气、喧嚣的环境和紧张的生活节奏。十几年来,全国已建成一千多万所“第二住宅”。这些住宅房前屋后的空地,是开展业余园艺活动的理想场所。没有“第二住宅”的居民则纷纷组织起各种园艺协会,把住所附近的空地尽可能地开辟成菜园。园艺协会甚至把铁路沿线、公路两侧、机场周围的空地都管了起来。入会人交纳会费后,就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享有灌溉和学习栽培技术等等方便。德勒市是位于巴黎西面的一个中等城市。“德勒市边角地协会”已经开辟了二十七块空地,分给五百八十一家种菜,每个会员有二百五十平方米的园子。协会会长罗兰·巴尔多说,还有五十个要求入会的人有待安排。
    业余种菜完全是为了健康和休息的需要吗?“德勒市边角地协会”会员吕东说:“是为了锻炼身体,也是为了节约家庭开支。”据报道,每年如果业余种菜二百平方米的话,可以收入三千法郎,而购买种子只需二百五十法郎,肥料和水费所需无几。德勒市夜班工人安德烈·贝尔热每天下午侍弄菜园。他不仅种植西红柿、小黄瓜而且每年按照不同的季节培育一小片花卉。他种的蔬菜除自食外,还卖了一部分给邻居和副食店。法国当局鼓励城镇居民业余种菜。当局似乎尚在犹豫不决的一件事是:要不要让那些出售自己的产品的业余园艺家们纳税。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