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苏报文章:《通古斯大爆炸的秘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1-01-28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十一月二十日报道】题:通古斯大爆炸的秘密
    一九○八年六月三十日格林威治时间零点十四分,一颗流星陨石飞向西伯利亚一个森林密布的偏僻村庄附近,引起一次强烈爆炸。这颗流星后来被称为通古斯陨石。它真的是一颗流星陨石吗?几十年来,围绕这个宇宙来客产生了种种猜测,争论不休。有些科学家解释了这颗陨石坠落时所产生的一些现象,对另外一些现象却无能为力。克拉斯诺雅尔斯克的一位工程师伊凡诺夫研究了通古斯陨石坠落对生物界产生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见解。下面是他的谈话。
    最近几年,通古斯陨石坠落的地方,虽然去了不少考察队,但他们都无法解释许多现象。下面,引证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陨石和宇宙尘埃委员会副主席瓦西里也夫教授的话来举几个例子。
    有人说,通古斯大爆炸是规模至少不小于三千五百公里范围内的磁化转向而引起的。要在这么大的范围内发生磁化转向现象,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磁场。这个磁场是从何而来呢?
    有人说,在发生大爆炸的时候,该地区岩石的物理特性被破坏了,而且,这种变化同高能离子束照射物质时产生的现象相似。这些离子束又来自何方呢?
    还有人说,在陨石坠落的地区、在陨石坠落时飞经的地方,出现了松树生理突变加快的现象,也就是生物的正常遗传性能发生紊乱。这是为什么?
    一直到现在,人们无法解释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发生爆炸的地区后来植物生长得特别快。
    要结束有关通古斯大爆炸原因的争论,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最近,出现不少根据数学推理的原则提出的猜测。
    其中,最令人感到兴趣的是彼得洛夫院士提出的一种说法。他认为,通古斯的宇宙来客根本不是什么流星的陨石,而是一颗由稀松的雪团组成的彗星。很可能,它是一颗固态氢组成的彗星(这类彗星已在今年二月发现,并由“金星十二号”宇航站用紫外线分光计进行了观测)。
    根据苏联乌克兰科学院地球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计算,这个宇宙来客的重量是五百万吨。彗星头部的直径不会超过三百米。这样的大“雪团”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很快就蒸发完了,地球表面没有留下任何残骸作为“物证”。
    通古斯大爆炸发生的当天,一颗彗星进入地球大气层的上部,它的头部迅速蒸发。在到达地球上空二十——三十公里的时候,光化学和电离反应遭到破坏。彗星熔化而产生的速度很快的游离氢,开始同臭氧相结合。这样,瞬息之间面积宽达几千平方公里的臭氧保护层被破坏,形成了一个窟窿,“太阳风”就透过这个窟窿乘虚而入。
    正如前人所说那样,太阳光总是照着彗星尾部的。因此,带电的宇宙粒子流在爆炸发生的地区和彗星坠落经过的地区,引起了这二次辐射。放射性能够引起植物遗传密码的变化,促进它的生长。
    爆炸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和“太阳风”“唤醒”了大气中的惰性气体氮,使它的化学性质变得十分活跃。
    于是,就产生了氮与氢、氮与氧的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在爆炸的瞬间进行,爆炸的巨大力量又把上述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抛向各处。
    这些化合物在遇到湖泊、池沼、低洼地的湿土时,就溶解其中,变成肥料——氨水、浓度很稀的硝酸和尿素等。
    这些含氮化合物由于爆炸产生的巨大气压而深入土中,因此促进了植物生长。
    此外,沉睡了几百万年的土地,由于强烈爆炸,好象经过了一遍翻耕似的。
    因此,土壤深处的气体代谢过程发生了变化。所有这一切引起了松树和其他植物茎叶的蓬勃生长。几年以后,土壤中的肥料消耗完了,树林的生长又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现在,我们只能从遗留下来的松树年轮上想像当时的情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