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哈希文章《1980年对莫斯科来说是倒霉的一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12-29

    1980年世界上最大的一件事是苏入侵阿富汗,这使得苏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孤立过,左右事件的能力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软弱,心甘情愿要苏保护的国家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少。苏经济发展缓慢,已达到停滞不前的地步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2月26日刊登约瑟夫·哈希文章】题:1980年对于莫斯科来说是倒霉的一年
    在今年即将过去的时刻,在莫斯科的领导集团中肯定有几个比较有洞察力的人希望1980年的苏联政策选择的是一种不同的方针。
    1980年世界事务中的最大一件事是,苏联入侵阿富汗反入侵造成的种种后果。
    这些后果对于苏联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完全不利的。苏联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孤立过,左右其武装力量管辖不了的事件的能力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软弱过,心甘情愿要苏联保护的国家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缺少。
    还要加上一条,苏联经济发展缓慢,已达到停滞不前的地步。况且顽强的阿富汗人迄今还没有战败到完全听任莫斯科随意摆布的地步。
    克里姆林宫一年前作出的入侵决定损害了当时的圣诞节气氛,这一决定最近才见到的一个后果是,在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今年12月中访问新德里时,印度对待他的态度冷淡。
    在此之前,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恢复了活力,有助于劝说西德人接受核武器,使华沙条约其他成员国惊恐不安。
    英国经济在今年的一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处于二位数的通货膨胀之中。美国经济衰落是今年的一个重大特点。当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回顾自己缺点的时候,这也许是让他们稍感慰藉的一件事。
    1980年内,以色列似乎同埃及达成牢固的、甚至可能是持久的和平,但却避免采取戴维营会议所设想的它同其他阿拉伯邻国“全面”媾和的最后步骤。
    但是,比1980年所有这些特点重要得多的一个特点是苏联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的下降。
    从某种意义上说,华盛顿的卡特总统对苏联入侵阿富汗一事作出了“过分的反应”。他把这件事看作似乎是历史的一个阶段,即所谓“缓和”阶段的终结。缓和有朝一日还可能恢复,只要苏联在入侵阿富汗之后不再采取别的使欧洲更加感到不安的残暴行动。
    从已知的情况中,我们必须得出一种看法,认为他们在12月间曾接近于采取这样一个行动。他们用本国的大约60个师和卫星国的部队包围了波兰。他们仍然可能调动这些师当中的许多军队,要么象过去出兵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那样公开地大举出兵波兰,要么部分地以华约军队的演习为幌子出兵波兰,不去动大城市,而却明显地控制住农村。
    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北约盟国军已作出决定,要实行严厉的制裁。欧洲共同体已商定,它们将不再同苏联人,不再同可能参加军事入侵波兰的其他华约国家进行贸易。结果将是,同北约的各种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人们进一步担心莫斯科,担心它在第三世界各地的所作所为、全世界都将产生一种脱离莫斯科的趋向。
    但是,不管俄国人是否对波兰的持不同政见者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波兰危机所揭露出的主要事实是,波兰这个国家,如果可能的话,会退出华约组织、摆脱它的共产党政府并重新加入西方国家的大家庭。波兰人,象东德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和罗马尼亚人一样,希望脱身出来。
    莫斯科今天在碰到困难时有哪些忠诚可靠的朋友可依靠呢?
    保加利亚大概是唯一的这样的朋友。但是,甚至保加利亚政府最近也谋求同西方建立更多的文化和经济关系。只要苏联继续对古巴和越南提供补助物资,这两个国家仍然会效忠于它。但这种费用目前对苏联经济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苏联在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和南也门仍然有军事使团。但这四个国家都显示了希望独立行动的迹象。在这一年里,莫斯科唯一的新朋友是叙利亚。但叙利亚政府在国内有严重困难,同阿拉伯邻国的关系也不好。政府想方设法同莫斯科签订了一项友好条约。
    一度,研究苏联问题的西方专家常常猜测,有朝一日,莫斯科用武力来保持的帝国可能变成一个靠共同利益和贸易结合的联合邦。1980年初对阿富汗的军事入侵以及年底波兰发生的危机都证明,克里姆林宫里的人物所考虑的只是,如何用武力保持一个帝国。
    这种帝国能保持多久,时间越来越短了。1980年提出了一个问题。苏联历史学家安·阿马利里克预言,苏联帝国将在1984年崩溃,这个预言不知是否正确?
    1980年的事态发展使得这种可能性看来比专家们以前承认的更为现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