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英《新科学家》文章:《在日本工厂里,技术居统治地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12-27

    【英《新科学家》10月30日刊登最近随欧美工程师代表团访日的彼得·马什的文章】题:在日本工厂里,技术居统治地位
    富士通机械公司除制造机床外,还制造机器人,卖给其它机械公司。向它提出的订货数量迅速增长,明年它将给它东京这家工厂再补充60个机器人。
    对富士通来说,使用机器人比雇用人价钱便宜;这家公司的劳动力(人)大概也将增加,但是速度比较慢。好象为了强调机器的突出地位,这家公司将在一月份开设第二个资本密集程度甚至还要高得多的工厂,这家工厂设在富士山麓,离东京几小时的行车距离。当这家价值2,000万英镑的工厂全面开工时,它将雇用150人和30个机器人。它每个月将生产500台工业机器和350台新机器人。
    在英国,由于人们担心失业,这样的工厂计划会引起惊慌。但是在日本,工厂欢迎采用新技术。
    不同态度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有两个原因,第一,日本的大机械制造公司与国内所有的大公司一样,采取“终身雇用”政策。一旦一个人开始工作
    (通常指从学校或大学出来后直接参加工作)后,他或她永远不被解雇。这消除了英国那种普遍存在的害怕新技术的出现将会使人失业的恐惧心理。第二,日本决定它将继续保持一个主要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但是在那里,干活的人数将越来越少。从统计学角度说,总产量不断上升,但每个人的产量甚至以更大的速度增长
    ——导致对工人需要量的减少。
    把日本与英国作个对比是很有意思的。日本的失业率为2%;英国为8%。可是在日本,在1973至1978年之间,脱离制造业的工人比例比英国的要多。英国的个人生产率增长了2.5%,而日本的个人生产率却跃增了33%。因此,在这五年里,日本工人人数虽减少,商品产量却增加了22%,而英国劳动力减少,产量也减少了4%。
    日本良好的生产纪录所增加的财富转化成了需要额外的人手担任诸如教学、保健、地方行政管理和商店之类服务性职务。在到1978年这五年里,日本服务行业的工作职位数目增加了11%差不多400万,除抵销减少了的制造业工人人数外还有余。服务行业的发展有下列事实为证:当访问日本的人一走进咖啡馆或百货商店,遇到的服务员和店员是一群一群的。在1973至1978年之间,英国也朝着服务行业就业方面有类似的摆动,但是摆动幅度没有那么明显:又有60万人(增加5%)在服务行业找到了工作。英国生产的财富太少,负担不了那些被挤出制造业的工人在服务行业增加就业所需的费用。而其结果怎样呢?——英国各职业介绍所外面的队就排得更长。
    从日本个别公司的纪录可看出全国的趋势。例如,丰田公司,它雇用的人员数目与五年前一样,可是五年来它的年产量却从200万辆增加到了300万辆(汽车)。另一家汽车公司三菱的产量为1970年的7倍之多——而劳动力却只增加了15%。
    日本的生产管理人员们说,他们国家生产力的迅猛提高是由于两个因素影响制造业——技术的改进和组织工作的改进。技术未必是尖端的。例如,山叶公司在滨松办的一家钢琴厂里,人们制作他们自己的基本工具只是为了增加个人每天的产量。然而,许多生产技术是尖端的——用计算机操作直接代替人劳动。在日本,建立新工厂和新建筑物的投资比任何其它国家都高。它在把新的投资转变成为生产上的用途方面仅次于德国,居第二位。在新生产出来的机器中有机器人。日本工厂中使用的机器人在全世界10,000个机器人中占3,000—4,000个,比任何其它国家多。
    通商产业省极力主张促进“知识密集”工业,在这种工业里,人们用脑而不用肌肉。东京早稻田大学教授长谷川说,工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是他称为的技术进步和全体国民受更高教育这个双重目标的措施取得的自然的结果。一方面,工程师们将继续创造发明在工厂里能代替人干活的机器。另一方面,由于更多的年轻人接受程度高的教育——日本90%的青年上高中,直到18、19岁,35%的青年上大学,他们简直不愿意干企业里的脏活。长谷川说:“我们应当准备好这样一个社会,在那里受过比较高的教育的人能够完成公共服务、教育和白领工作方面的尖端任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