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日本专家调查报告指出:东南亚捕鱼业面临困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12-27

    【香港《大公报》12月14日文章】题:东南亚捕鱼业面临困境
    东南亚沿海的渔业正遭到威胁。一批日本专家经过两年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除非采取措施控制机械化、工业污染和庞大捕鱼船队的操作,否则不单渔业受威胁,东南亚地区沿海靠捕鱼维生的数千万渔民的生计也受威胁。
    居住在东南亚国家沿海地区的渔民,世世代代都在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一带港海中作业,积累了丰富知识,再加上细心观察海洋、鱼类和气候变化情况,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和如何能够捕捞最多数量的渔获。现在至少有二千五百万人赖以维生的资源正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日本调查队经过两年的努力,找出了对许多人十分重要的谋生方法逐渐消失的原因。
    他们到沿海实地调查,访问了当地的渔民,作出了报告。报告指出,印度洋一百零四公里长的戈安海岸线地区,多年来就是资源丰富的渔场,现在因为侵入沿海水域的机械拖网渔船的数量不断增加,网鱼人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从一九五九年以来,在这个水域作业的机械拖网渔船的数量已从四艘增至现在的四百艘。拖网渔船使用筛眼鱼网,贴着海床打捞,即使是小鱼也都不会漏网。
    报告指出,象拖网渔船这样大规模捕捞浅海鱼类,“杀害鱼种,破坏鱼类生态学,这是一种耗尽资源的警报。网鱼人的捕获量出现灾难性的下降,使得大量贫穷的渔民失业和生活更加贫困……”。
    东南亚其他沿海地区也有类似情况。当地政府渴望通过鱼类的出口,获得更多的外汇,就完全不考虑当地渔民的生计。
    过去二十年,除了拖网渔船数量大增,整个东南亚面临的工业污染威胁也在不断严重。不仅污染沿海水域,同样也污染内陆河流。
    工业污染主要来自日本公司。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主要重点是发展工业,大建沿海工业综合体,致使日本沿海遭污染,海洋天然资源消失。换句话说,日本沿海资源丰富的渔场破坏了,迫使日本渔业不断向东南亚其他地方开发潜力。
    东南亚渔业发展中心估计,过份的捕捞和工业的污染,使暹逻湾的渔获量一年减少十五万吨。
    日本几家大渔业公司和贸易公司,向日本沿海以外的水域投资,大规模发展渔业——主要是小虾和对虾。在马来西亚,当地人民的主要食品之一——虾酱,现在的生产实际上已经停顿。
    这份报告呼吁政府保护东南亚沿海渔场,建议政府考虑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生态学完好发展的需要,采取措施,严格划分渔场,保护当地渔业机构和处罚侵占沿海捕鱼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