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西德《世界报》报道: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杨莹在西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12-27

    【西德《世界报》11月8日刊登马迪格尔·福斯的报道】杨莹(26岁)是个中国女郎。两个月以来,她给凯泽贝格德国乒乓球体育俱乐部这个联邦甲级俱乐部打球,并在迄今为止的50场比赛中使其对手们降低为配角。无疑,杨莹目前是德国最好的乒乓球运动员。
    1978年,凯泽贝格德国体育俱乐部的负责人,曾考虑由谁来代替其尖子球员乌·希尔施米勒—神鹤(她跟随其丈夫去了东京)。因为中国国家冰球队正好在杜伊斯堡练球,这个俱乐部主任韦格曼想了一个大胆的主意:在中国人那里去打听一下有否可能。
    今年五月,中国大使馆的一位代表突然给杜伊斯堡的俱乐部打了个电话。弗里德尔·利普斯是乒乓球女队队长,当他听到杨莹8月28日将同其翻译刘文霞到达法兰克福机场时,惊讶得合不拢嘴。杨莹女士是来给凯泽贝格德国体育俱乐部打球的。手续是在这次电话后才办的。中国体育运动协会因此每月从凯泽贝格德国体育俱乐部得到2,700马克。该组织还支付这位乒乓球运动员及其女翻译的住宿和膳食费用。杨莹每月得伙食费600马克,翻译刘文霞得400马克。杨莹了解西方。1976年到1980年之间,她多次随一个中国选手队到过欧洲和非洲。1976年和1977年,她也访问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自8月28日起杨莹和刘文霞一起生活在杜伊斯堡。两人宁可挤在一间小房间里,但是她们没有埋怨。在她们该哭的时候,她们微微一笑。她们早知道,前世界冠军瑞典的本格森在于利希联邦甲级俱乐部每年的工资是大约10万马克。相比之下,她们一月分别为600马克和400马克的伙食费简直少得可怜。
    弗里德尔·利普斯是这两位中国人的照料者。他给她们在市中心找到了一个两间一套的住房。杨莹不要它,因为她现在住的地方离韦道体育公园的健身房不远。因为她要象一个职业运动员那样锻炼和生活:8:00—8:30围着雷加塔湖作5公里的长跑,9:15早餐,12:00刘文霞教她学德文,然后吃一顿简单的午餐。13:00—14:30锻炼。下午和晚上自由活动,大部分时间还是学德文。这就是她的日常生活情况。现在有许多人请她去作客,其中有球队的女伴们,周末是利普斯家请她作客。她甚至同一位退休工人交上了朋友,这位工人是她早晨长跑时认识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