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西德报纸报道:《印度受赞扬的土地改革:更多的穷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12-27

    说印度可以出口数以百万吨粮食,但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逐年都在增加
    【西德《世界报》11月13日报道】(作者:瓦尔特·施皮格尔)题:印度受赞扬的土地改革:更多的穷人
    在印度谷仓被填满了。数以百万吨的小麦和稻谷可以出口。一场战役已获胜,这是联合国报道的消息,它还用统计数对此作了证明。
    这些统计数不是虚假的,但是它给人以错觉。它掩盖了一个人口比南北美洲总和还多的国家的问题。在这个国家里,其中有一半人处于生活最低标准以下,这是印度人根据印度的状况划定的标准,所以这对我们欧洲人来说是意味着不可想象的贫穷。尽管有各种积极的经济发展曲线,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印度人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
    人们在政府的部里是找不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必须到农村去。我选择了旁遮普邦卢迪亚纳周围的产麦区,在德里西北350公里。在将近十五年前,印度人在这里开始了绿色革命。通过挑选良种,使用化肥和实行人工灌溉,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数倍。
    八年前,我曾访问过在卢迪亚纳附近的乔登村。不久前我又到那里去了一次。在第二次访问中,证实了我在第一次访问时所预计的情况:这场绿色革命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是成功的,但从社会方面来看是失败的。这被笼统地概括为两个论点。
    第一个论点:富裕的人变得更富了。
    这样来确定这个论点是会引起错觉的。绿色革命的真正受益者并不是富人,而是中农。
    第二个论点:贫穷的人变得更穷了。
    这个论点也需要加以限制。人们把没有土地的家庭,即手工业者、商人和农业工人算作贫困的人。在乔登村,这类人占居民总数的三分之二。他们当中越来越多的人移居城市,或从事公路建设。或参加整顿农田的工作。那儿的报酬要比干农活高。城市里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对此也只好忍受了,因为在农村对大部分人来说也只是在一年两次的收获期才有工作做。
    农村里小麦革命的损失者是工商业者和小农。商人和手工业者顾客少了,因为工人在城里可以购买更便宜的东西,变富的中农不屑购买村庄的简单商品。
    小农(占土地占有者的四分之三)跟不上去了。对进行合理的生产来说,他们的土地太少了,大量的钱从这些小农旁边流过去了,因为钱不到村子里。
    旁遮普邦是印度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出自这个地区的小麦填满了印度的粮仓。但尽管这样,甚至在那儿贫民的数量也在扩大:贫民仍然贫穷,只有微薄收入的小农也变得贫穷了。
    但我们在欧洲只是看到了印度装满的粮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