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1980年台湾电影“金马奖”揭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11-29

    据台湾报纸报道,由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主办的1980年(第1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经过一个多月的评选,已于11月3日揭晓。
    报名参加这届“金马奖”评选的影片共63部,打破了历届纪录。其中剧情片(即故事片)50部、纪录片11部、卡通片(即动画片)2部。评选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13名评审委员用三个星期将全部参加影片看一至两遍,从中选出各项的入围影片。第二阶段,又另外聘请13名评审委员,再从入围的影片中,选出得奖的影片和个人。评选最后结果如下:
    最佳剧情片——《早安台北》;
    优等剧情片——《碧血黄花》、《乡野人》、《金榜浪子吴政辉》、《六朝怪谈》、《疯劫》;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
    ——王冠雄《茉莉花》;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徐枫《源》;
    最佳剧情片导演——王菊金《六朝怪谈》;
    最佳剧情片男配角——向云鹏《乡野人》;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邵佩玲《茉莉花》;
    最佳剧情片摄影——钟志文《疯劫》;
    最佳剧情片录音——忻江盛《古宁头大战》;
    最佳剧情片剪辑——余灿峰《疯劫》;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
    ——张秀平《源》;
    最佳剧情片童星——林小楼《乡野人》;
    最佳纪录片——《古厝——中国传统的建筑》;
    优等纪录片——《坐骨连体男婴分割手术》和《国剧艺术》;
    最佳纪录片策划——李树屏《国剧艺术》;
    最佳纪录片摄影——张照堂《传统小镇——美浓》;
    优等卡通片——《三国演义》。
    最佳剧情片《早安台北》的内容是:一个不爱读书的都市男青年,无意中认识了一位在幼儿院工作的姑娘,在“她爱心的教化和渔村纯朴的风土人情感召下,恢复了面对现实的勇气”,又回到学校努力学习。“影片摒除了以往的烦人的说教,以平实的手法,寓教育于一般日常生活中。”
    台湾《青年战士报》发表评论说:“当最佳剧情片的得奖,公布为《早安台北》时,不只是获奖的大众公司老板吃惊,电影界没有不大吃一惊的。原因是,国内外历年的影展里,最佳剧情片都一定有诸多单项奖烘托,然而这部《早安台北》却没有单项奖烘托就得奖”。“没有达到四分之三人数的赞同票。”“评审单位原拟要将最佳剧情片从缺。但是因无前例,再作最后决定后,只有将《早安台北》硬颁发了这项大奖”。该报又说:“今年从缺的奖不少,这当然显示出评审人员宁缺勿滥的公平、公正、客观的态度……但是,电影界人士却认为,评审人员仍摆脱不了在评判影片时偏重主题意识。”
    最佳剧情片导演王菊金,早期从事实验电影的制作,由于他对电影的制作、配音、剪辑和美术等均能一手包办,曾因此获得过两次“金穗奖”。去年,他以《台湾的蝴蝶》获得纪录片奖。今年,他从事第一部商业电影《六朝怪谈》的拍摄,从演员的选择到电影的配音、美术和剪辑等,各方面都由他负责,因而获得今年“金马奖”最佳导演大奖。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王冠雄,从影七年,拍过二、三十部影片,多半是武打片,属“武侠明星”。在文艺片《茉莉花》中,他扮演的是一个“正直而具有人道主义的”日本军医。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徐枫,演戏二、三十年,拍过50多部电影,被称为“冷艳动人的女侠明星”。
    在这次使她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的《源》片中,她扮演一位“外型柔弱,内心坚强,任性的,颇懂中国礼教的清初时代女性”。
    这次是她第二次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这次“金马奖”“最佳剧情片配乐”和“最佳剧情片插曲”都没有评出。据《中国时报》解释说,台湾的影片,“泰半都是用唱片及录音带配乐,常常看到一部国片里的音乐,有美国西部音乐,有现代爵士音乐,有齐瓦哥的柔情音乐,也有希区考克式恐怖音乐,令人啼笑皆非。”“拼凑的音乐其调必然不一”,“音质音量太差”,“使人有支离破碎的感觉,更不能帮助剧情之发展。”
    台湾新闻局长宋楚瑜在颁奖晚会的讲话中说:“我们不讳言国语片与国际影片在水准上仍有差距。”台湾《联合报》评论说:
    “平心而论,今年参展影片数量虽破历届纪录,但是影片制作水准并未有太大突破。”
    (杨鼎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