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台报文章《意大利再不是制鞋王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10-29

    【台湾《经济日报》10月7日文章】题:意大利再不是制鞋王国鞋展少被问津意大利的制鞋工业,于1979年仍系赚取外汇的主要工业,目前却需与严重的景气及结构问题奋斗。刚于本年9月初在波洛尼亚举行的第12届鞋类专业展中,买主普遍犹豫不前,展出1981年春夏式样的近1,400家厂商,几乎均未提高价格,买主依然缺乏兴趣。加上销售业者之仓库存货仍多,以及式样的流行有些混乱,更使买主兴趣不高。进口数量大增使意大利制鞋工业亮起红灯的,不仅仅是外销的衰退。意国鞋类的进口,目前在数量上虽不算大,唯在1980年上半年鞋类进口,在数量上较去年同期增加65%,使意国市场对鞋类需求,已有较大的比例,系由外国鞋类供应。除了低价的韩国,中华民国及香港致力于此一市场之开发外,连美国的制鞋工业,也在不久之前开始大作广告,主要推销的产品是一种便鞋,此一迹象显示,意大利已不再是传统的鞋类制造国,到了最近意大利更已被外国产品视为未来甚具潜力之市场。放弃创新设计急速上升的工资,使意国不再可能从事低价品的制作,唯一能使意国制鞋工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胜算的,乃其制品具有流行的设计。然而本届鞋展中,多半的鞋厂展示给外国买主的鞋样,却放弃了流行的设计,因为这些厂商目前均以销售为第一优先,而放弃了流行的创新。此一政策,对许多买主之购买意愿,恰好产生了反效果。外国进口商对意大利产品最感兴趣的,原本就是他们的流行式样。
    鉴于此一情势,意大利制鞋工业公会要求欧市,仿照加拿大或澳洲之前例,限制低价国鞋类之进口。该公会秘书长鼓吹仿多边纤维之公约模式,由欧洲各国为主签订“多边鞋类公约”。工厂遣散工人在此期间,意国的制鞋厂开始尝试以减价及使用较廉价的材料之方式,推销其产品,但这情况等到1981年初开始展示秋冬式样的时候,才可能有所改变。在此期间,意国八千家鞋厂需作相当程度的结构变更。目前已有相当数目的工厂结束营业。意大利制鞋业中心维杰瓦诺(在米兰附近),8月底资遣工人数额高于通常8倍。最出名的一个男鞋厂现已完全停工,在威尼斯附近的另一个工厂亦缩短工时减少生产。明年流行什么自流行观点言,1981年春夏式样,以石膏色或土色及柔软皮质为其特色,运动式样与高尚的鞋类,逐渐分开;慢跑鞋类逐渐侵入日常鞋类领域,销路大增;流行女鞋之鞋跟在45—60公厘之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