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美刊文章:《是勃列日涅夫的最后的一次危机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9-01

    【美国《新闻周刊》9月1日这一期文章】题:是勃列日涅夫的最后一次危机吗?
    对于年迈多病的苏联领导集团来说,波兰危机发生的时间恐怕是最糟糕不过的了。由于在阿富汗问题上陷入困境,苏美关系处于低点,同中国的争吵难以解决,国内经济搞得不好以及总理柯西金病重,克里姆林宫没有心思再来处理别的麻烦了。苏联帝国最薄弱的地方莫过于波兰,长期以来波兰一直是莫斯科的仆从国中变化最无常的国家。西方专家一致认为,苏联人将设法收买波兰人,办法是:提供经济援助,或许还作出在俄国不可想象的某些政治让步。
    有四个重大原因说明克里姆林宫为何极想不进行军事干涉就解决波兰危机。
    捷克斯洛伐克人在1968年事件中采取了消极态度,只是少数人扔了石头。西方学者认为,跟捷克斯洛伐克人不同,如果苏联入侵的话,波兰人定将进行反抗,波兰军队多半会同抵抗战士站在一边。
    在苏联90,000军队陷入阿富汗的情况下,克里姆林宫很难采取别的军事行动。在莫斯科的一位西方专家认为,苏联将不得不把它在阿富汗现有的军队人数增加一倍,或者两倍,如果它想赢得这场战争的话。苏联若向阿富汗增兵,就不得不从其他地方抽调,但是,由于波兰动乱,苏联驻扎在东欧的35个师多半会呆着不动,而在苏联西部的66个师以及保卫它与中国的漫长边界的46个师也多半会原地不动。尽管苏联军队人数众多,但是,看来,苏联的兵力很分散。
    如果苏联进行军事干涉,不一定能解决引起波兰骚乱的经济困难。在莫斯科的一位外交官说,
    “坦克带不来肉。”
    几乎可以肯定,如果苏联入侵波兰,必将埋葬苏联与西方搞缓和——勃列日涅夫多年执政的标志——的尚存之物,并且肯定会恢复五十年代的那种冷战气氛。这样一来,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复活的希望和重新执行其他一些关键的军备控制计划的希望就会化为乌有。同样使克里姆林宫感到苦恼的是,这将使西方在阿富汗事件后出现的裂痕弥合起来。如果俄国出兵波兰,没有一个西欧国家的政府会把苏联的这一威胁看成是某个遥远地区的问题而不予理会,或者轻易地蔑视美国在贸易和核战略方面带头对苏联采取的行动。
    如果必要的话,莫斯科将愿意冒一切危险,使波兰不致失去共产党的控制。但是,美国专家们则认为,克里姆林宫首先要采取的战略将是向波兰提供经济援助,这笔援助可能会大大超过俄国人现在向卡斯特罗的古巴提供的、使它能生存下去的每天800万美元的数额。
    经济弊病:此外,如果波兰需要长期摆脱困境的话,莫斯科能够提供的经济援助是极其有限的。苏联到1981年为止的现行五年经济计划,甚至连已经降低了的工农业指标也不能完成。
    事实可能会证明波兰危机是勃列日涅夫领导集团的一条分水岭。现在苏共政治局中掌权的都是七十多岁的人,其中不少人的健康状况很不稳定,该政治局长期来一直设法在克里姆林宫领导集团中避免出现一代人的人事更动的情况,至少在苏联共产党预定明年二月召开的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之前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是,某些研究克里姆林宫问题的美国专家认为,如果事实证明勃列日涅夫政权在处理波兰危机的过程中表现得软弱和优柔寡断的话,年纪较轻的挑战者们就可能迫使在苏共在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之前更换领导班子。
    表面现象:如果勃列日涅夫领导集团象通常那样办事,政治局内部对待波兰问题如同对待阿富汗问题一样不会出现意见分歧。团结的表面现象仍然会维持下去。但是,政治局内部将继续在暗中勾心斗角,在明年一月最后玩弄手法以操纵党代会通过关于今后5年由哪些人来担任最高级领导职务的决议的过程中,这种暗斗将发展到紧急关头。如果勃列日涅夫的元老派决定继续执政的话,那么,年纪较轻的政治局委员就可能在克里姆林宫阴谋策划下一次宫廷政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