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法报文章:《保罗·罗贝尔和他的字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9-01

    【法《世界报》8月12日文章】题:保罗·罗贝尔和他的字典(作者:塞拉尔)
    著名的《法语按字母顺序排列的类同字典》的作者,保罗·罗贝尔于8月10日至11日夜间在穆甘逝世,享年70岁。
    他把名字留在了一部字典上,致使《罗贝尔》成为所有搞法文的人所熟悉的名字。无疑,保罗·罗贝尔是继埃米尔·利特雷、皮埃尔·拉鲁斯以及阿里斯蒂德·基耶之后,最后一个享有这一种命运的人。
    这些字典编纂大师们不仅设想了一套解释词和事物的新分类法,而且也完成了象编纂一部大字典这样复杂而又要求高的工作。
    罗贝尔本人曾试图从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回忆中找到促使他从35岁起出乎意料地决定献身于字典编纂和出版事业的原因。罗贝尔有一个典型的法国家庭。直系亲属们分布在各地。
    父亲和母亲都是阿尔及利亚籍法国人。
    正是在阿尔及尔,他刻苦攻读法律,当上了律师。
    学习努力的罗贝尔为了牢固记忆英文单词,便把英文单词列了个表,拿它与意思相同的法文单词相比照。这时他发现,现在的任何一部法语字典都不能使他迅速和有把握地从一个词找到另外一些在意义和关系上相近的词。被聪明地(也是愚蠢地)按字母顺序排列起来的字典词汇,实际上是一个布局巧妙的大厦的一堆散乱的石头。可是对此有谁知道,怎样才能使字典的使用者立即感觉得到成千上万个词和词意的网络呢?
    罗贝尔事后指出,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只消这样依此类推就行了:从“鱼”引出“鳞”、“鳍”、“以鱼为主食”、“鳃”、“产卵场”、“鱼苗”和其它几十个这一类的词。
    罗贝尔承认,但“这还不足以说有朝一日我要搞一部字典了。从构思到拟订计划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罗贝尔最初只能够靠自己一个人来尽到这种不可推却而又不太适当的责任。
    他既要置身于图书馆搜集资料,又要四处寻求资金来源,还要处理印刷和期限问题。
    罗贝尔深知,1948年之后,很多人都希望有一部不同于前人构思和编纂的大字典问世。这是他的一大功绩。实际上法国那时已不再有一部真正的语言字典。他曾力图使专家们明白这已成了当务之急,然而徒劳无益。只有法国科学院于1950年给他以鼓励,给他的字典的第一分册发了奖。这位有毅力的编纂家在他周围渐渐地组织了一个有水平、有干劲的班子。
    在新利特雷出版社的字号下,罗贝尔的事业正以不断提出新的编纂计划而继续着。罗贝尔离去了,他会安息的!这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的确是一个对我们时代感到有些迷惘的十九世纪的人。然而,他的事业仍然存在并继续进行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