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梁厚甫文章:《(美国)大选进入第二阶段以后》(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7-30

    说美国的社会结构是复杂的,因而在国外的人看美国内情应特别小心,不能因某一总统造成经济衰退,造成失业增加,就认为这一个总统没有前途
    【香港《明报》7月11日至13日连载梁厚甫特稿】题:大选进入第二阶段以后
    美国大选的第一阶段,已成过去了。在第一阶段中,卡特与里根,都分别取得本党的候选人的地位。卡特之能取得这一个地位,是人们早已料到的。
    在第二阶段中,情况又如何呢?
    第二阶段才是高潮,因而,我们必须加倍谨慎的来看。要谨慎的来看,必须除去一些可能障眼的事情:除去两种障眼的现象
    第一,人们经常说,卡特缺乏领导的才能。这句话是怎样来的呢?主要是来自西欧的报纸和杂志。在英国以《经济学人》杂志为代表,在法国以《震旦报》为代表,在德国以《镜报》为代表。首先,所谓缺乏领导的才能,是指作为“自由国家的领导国的元首”的才能,而不是作为“美国总统”的才能。两种才能,本来是不相容的。以美国总统的地位,过于照顾盟国的利益,不能认为是好事;反之,只顾美国的利益,也不配做自由国家的领袖,会引起西欧报纸之不满。西欧报纸骂卡特,美国报纸也引用,但刊登出来的效果,却完全相反。美国报纸引用西欧方面的言论,美国人看来,可能会认卡特为适当。这点,我们不能混两者为一谈。
    第二,卡特这一次竞选,处于腹背受敌的地位,既要应付共和党人,也要应付本党内的肯尼迪。由于历史上的渊源,美国许多全国性的报纸杂志和电讯社,都替肯尼迪来撑腰。这些新闻媒介,远东方面的人,接触较多,也可能障碍视听。现在,肯尼迪的希望已微,不少平日支持他的媒介,业已转风,卡特将不会如以往几个月之狼狈。
    不过,清除障眼事物,还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用甚么尺度来推测大选的可能的结果的问题。推测未来的方法
    关于尺度问题,历来以内政上的经济措施为第一,外交上的成就为其次。谈到内政上的经济问题,我们不妨采用晚近流行的“造型研究”的方法,来加以分析。
    “造型研究”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听到一个名词,并不就表面的意义来加以接纳,而把这一个名词作为一个模型,而看其对各阶层的人士所产生的正反两面的影响。例如“产业萧条”一名词,从美国整个经济方面来讲,自然是坏事情,但是,从美国人选择总统的角度来讲,即使是造成“产业萧条”的总统,也不一定是坏总统。因为,各人的利害不同,虽然有若干人认为“产业萧条”,对自己无利,但也有人认为不一定对自己是有害的。两种人的比例如何,寻求到了,就可以推测未来。
    这一门新学问,对香港人来说,不必多费唇舌,便可明了。例如说,香港的“地产业萧条”,自然有人疾首蹙额,但是,租屋来住的人,会认为是福音。因而,香港一个平价抛售官地,造成“地产业萧条”的财政司,不一定是没有人拥护的财政司。香港有一句流行的俗语,叫做“听价要听斗”,听价与听斗之间,就是整个“造型研究”的精华。
    美国经济上之型,不外是四对:
    (一)产业萧条(对)产业繁荣
    (二)通货膨胀(对)通货收缩
    (三)失业增加(对)失业减少
    (四)加税(对)减税造型研究的方法
    美国有权选举总统的人,可分三大类:
    美国人口二亿多。小孩和未成年人没有选举权的,约有四千万。他们与选举无关。其余一亿六千万均有选举权,计为:(甲)到了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或救济金的,约有四千到五千万。(乙)以就业作为唯一谋生之道的人,约有一亿一千万。(丙)以资本作为谋生之道的,上焉者是大企业的资本家,下焉者是小商店的主人或其他服务事业的独立经营者,约为一千万多一点,但不逾二千万。
    甲种人(即已退休而靠养老金或救济金为生的),对于产业萧条或者产业繁荣,并无所容心,对于失业增加或者失业减少,也无所容心。他们基本就不必纳税,对加税减税,更无所容心。他们最关切的事情,是通货之膨胀与收缩。他们所收的养老金和救济金是有定额的,通货膨胀,可以减削他们所购入的东西。虽然养老金与救济金,都有因物价而调节的规定,但调节追不上物价,已是通例,因而,他们对政府的措施,最重视的是通货之膨胀收缩,一个能与通货膨胀作战的政府,是他们最拥护的政府。
    与甲种人处于对立的地位的,是丙种人(即依靠资本作为谋生之道的人)。他们最重视的,是产业繁荣与政府减税。他们对通货膨胀,却无所容心。为甚么呢?他们既以资本来谋生,当其从事于“经济行为”的时候,其资金早已变成为物质(由机器厂房而至商品及存货),这些东西,都是随通货膨胀而涨价的。即使他们所从事的并不是工商业,而是金融业,他们的资本亦可以随时变为黄金与外汇。由此,他们对通货膨胀,仅认为是经济上的一个现象,甚而是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现象。此种人对失业增加,亦无所容心,他们反而认为,失业增加,对自己有利,因为他们可以用较低的工资,来吸收失业的人。
    情形最为复杂,而对美国总统的选举,经常能予以左右的,实际是乙种人,即是以就业作为谋生之道的人。
    (一)他们的人数众多,在美国内边,人数多至一亿一千至二千万。(二)他们的教育程度不同,因教育程度之不同,而所就之业,亦有所不同。不见得就业人数增加,每一种人都受其利,也不见得失业人数加多,每一种人都蒙其害。(三)高级职业所占的人数,与中低级职业所占的人数,是25%与75%之相比。高级职业就业人数的增加,不一定能造成全部劳动人民的有利的反应。反之,高级就业人数之降低,也不见得全部劳动人民,都认为是灾害。(四)美国有所谓“减低失业震撼程度的垫子”,在这里,指的是失业救济金与政府临时拨款来增加就业的措施。由于失业救济金的定额高,经常比低薪工人的收入为好,因而有不少低薪工人,乐于失业,而去领救济金。再由于美国失业保险制度,规定就业若干时期,即可以领失业救济金若干时期,因而有人以就业与失业来相互交替,有了互相交替的可能,政府创制就业机会,就并不太难,所谓就业,不必发很多的薪金,不外是给人们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借口而已。(五)这一类的人,最怕的是通货膨胀,因为美国的分期付款制度,会致每一个以工作为生的人,都入仅敷出。入仅敷出的人,每月如多支10%来购买东西,则千元收入的人,每月便负债一百。负债了,是告贷无门的。(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