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美刊介绍英国著名作家格林《小说大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7-28

    【美国《新闻周刊》6月9日文章】题:小说大师(介绍英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
    作为牛津大学的学生,他在整个就学时期,就迷醉于种种学说。他钟情过共产主义,思考过自杀身亡,但终究成了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非洲活动,是英国的一个秘密特务。就是在这样一个险象丛生的行业里,格雷厄姆
    ·格林也显示了他超越常规的幽默感。他曾建议设立妓院,把它作为搜集情报的中心,这可以说是他对间谍艺术的一大贡献。他阅历之深,见识之广,出乎常人想象。半个多世纪来,他把所见所闻形诸笔墨,写了大量颇具影响的小说,如涛涛江河,源源而来,吸引了世界上成千上万的读者。迷恋格林小说的读者最近又可得到他的一部新作,从中涉趣品尝。书名叫作《日内瓦的费舍尔博士或炸弹党》,讲人类贪婪残忍的小故事。该书很快列入畅销书单,证明格林的大师之笔丝毫没有失去昔日魅人的魄力。
    年过古稀,声誉卓著。他是我们时代有数的重要作家之一,这种说法毫无过誉之处。在他的一些著作中,诸如《权力与荣誉》,《名誉领事》和《毁掉的案子》等等,他以冷漠的眼光,探讨了人类生存的条件。他在《沉静的美国人》中,对一个参加印支战争,爱到处插手的美国人,作了入木三分的描写,使该书成了经典性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他以远见卓识的洞察力,预示了美国干涉越南的悲剧下场。他所描述的主题,都是美好与丑恶;道德败坏、背叛行为与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痛苦两者之间的斗争。就是他那些称之为消遣读物的作品,如《第三者》,《出售的枪支》,也给人一种伤风败俗的道德在蔓延的感觉。但不管他写什么,他总是一个高超卓绝的小说大师,他的作品,包括20多本长篇小说,5卷短篇小说,游记和随笔,销售了2000万册,被译成了27种文字。
    格林朴实无华、不事修饰的文体,博得了许多作家的高度赞赏。
    格林的作品,一部接着一部,被改编拍成电影。许多批评家认为,这些影片很少有几部能反映格林作品潜在的思想感情和紧张的戏剧效果。格林从心底里同意这个见解。一谈起那些拍成电影的许多作品,他的评价是很尖刻的:“是的,拍了不少,拍得很糟。”最近搬上银幕的一部作品,《人的因素》,他也无甚好感。
    他的许多作品迷漫着阴暗的气氛,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但他本人风趣幽默,带点狡黠,对周围世界兴趣盎然,很富热情。他讲起不久前午餐桌上遇见“一个相当漂亮的女郎”时,淡蓝色的眼睛便闪现光彩,他会很有滋味地谈论不久前举办的“饮酒晚会”。他一下子喝了一瓶威士忌,两瓶果子酒。他二十年代初期在牛津大学就认识的一个朋友、讽刺作家科伯恩说:“这么多年来,格林的性格差不多还是那个老样子,真是令人吃惊。内在的热情,奔放的激情,童稚的天真,同他18岁时似乎毫无差别。”
    格林1904年生于伦敦郊外的一个城镇。父母都是生活优裕的中产阶级人士。童年时代,他过着舒适的生活,受到家庭的抚爱,众多仆人的伺候。但是他对世界很快就产生了一种阴沉凄凉的幻觉。几年以后,个他说:“每个有创造性的,值得我们注意的作家……都是一种牺牲品:他们是为某种思想所困扰,所主宰的人。”格林整天不停思索,并为之困扰的是一种邪恶感。格林今天承认,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患了狂郁症。精神病治疗虽说能使他稍事镇定,但并不能根治他的抑郁消沉。
    他之成为一个秘密特务,同样出于偶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派往塞拉利昂,他的任务是刺探法国维希政府在非洲殖民地的情况(维希政府是1940年由贝当在维希这个城市建立,听命于希特勒德国的政府——本刊注)。他的上司是英国的间谍大师菲尔比,此人后来叛逃去苏联。
    格林通过他的全部作品,创造了一个世界,如果说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也是虚构得轮廓相当鲜明的世界。一些文学批评家把它称之为“格林的世界”。罗洛对此作过如下描述:“他给这个世界的景色点缀了某些象征意义的东西,如寻觅腐肉的秃鹫,压在未经洗涤的牙缸下的受伤的苍蝇,笼罩着孤独街灯的浓雾,以此来表达这个世界的腐败,伤残和罪恶气味。‘格林世界’凄凉破败,残垣断壁的景色是人类生存条件的一个形象写照。”宗教在格林的小说中起支配地位。他经常采用的主题是:人类的弱点使信奉宗教的人陷入困境。《事物的本质》一书结尾时,斯科比少校自杀身死。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竟会陷于自戕绝境。
    读者看完此书,不免会掩卷悲哀。但格林不承认自己是个天主教作家,他说:“我碰巧是个天主教徒而已。”
    格林笔下的人物,犹如《权力和荣誉》一书中的“威士忌神父”那样,有着种种缺陷,失败感老是折磨着他。格林说过:“失败感比胜利感更合乎人情。”
    格林的主要作品中回响着的这种冷酷严峻的宗教泛音,很是激怒了一些批评界人士。
    格林作品的政治观点则处处同他的宗教气质相悖。在《沉静的美国人》中,美国的空想社会改良家派尔,被描绘成政治上天真的人物,是一个想把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加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身上,结果铸成巨大灾难的探索者。
    格林最终将作为一个作家,一个纯粹和坦率的作家确立他的地位。当然,有些人会对他那阴郁的观点提出问题。他的新书《日内瓦的费舍尔博士或炸弹党》,讲一个用心恶毒的百万富翁,以羞辱他的富有朋友为乐事,这些人溜须拍马,令人作呕。在他举行的家宴上,费舍尔鉴于这群人贪婪的本性,采用野蛮人的接风习俗,同他们擦鼻子行礼。他侮辱他们,嘲弄他们,他们捶胸顿足,显出痛心疾首的样子,表示接受他的辱骂,为的是能在每顿饭后得到一份丰厚的礼物。在最后一次家宴上,他让客人从一个桶里去取圣诞彩包爆竹。其中5个彩包爆竹里藏有200万瑞士法朗的支票,第6个则藏有一个爆炸装置,用费舍尔的话说,这“可能是一个致命的爆炸装置”。人类的贪婪是如何在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呢?按格林的观点,就象去捡取彩包爆竹一样:为了得到200万瑞士法朗,尽管有着生命危险也是在所不辞的。
    这不是格林的一部主要作品。全书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再次显示了格林作为一个小说大师的天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