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亚洲华尔街日报》谈美台关系的文章:《台湾在美人员靠纸板执照混日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6-29

    【在香港出版的《亚洲华尔街日报》五月三十日文章】题:台湾在美人员靠纸板执照混日子
    台湾代表常常抱怨他们在美国因为没有正式身份而遇到的麻烦。例如,他们的汽车不得不使用纸板做的临时执照,而不是用发给其他驻华盛顿使团的外交牌照。有时雨水把纸板上的字迹冲掉了,交通警会截住他们,以为他们驾驶的是没有执照的汽车。
    但是,重要的是,台湾的不满主要是在办事不便上。约翰·格伦参议员领导的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小组委员会委托总审计局进行的一项调查的结论说,“尽管美国同台湾人民的关系的形式改变了,但其内容基本上与原来一样”。调查报告说,非正式关系“开头不大顺当”,但是后来办得“相当顺利”。
    有一个情况说明这个估价是有道理的,这就是美台贸易有一些方面显然是正常和健康的。去年贸易总值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一,达到九十一亿美元。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台湾的出口今年可能下降百分之六到百分之七,但是台湾驻这里的首席代表夏功权预言,双向贸易到一九八五年可能增至二百亿美元。
    双方的代理机构——美在台协会和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都在行政事务繁忙的情况下努力保持非正式关系的表面。双方都干得很出色。例如,它们重新开始谈判美台民航协定,只用了大约半年时间就谈成了。
    尽管美国已废除了同台湾的防务条约,但是它已重新向台湾出售某些武器,从而表明它依然关心这个岛屿的安全。尚未解决的问题是出售的武器中某些武器的质量。考虑到中国的敏感,美国政府已排除了高性能的喷气式飞机,如F14、F15和F16。美国愿意继续出售诺思罗普飞机公司制造的F5E飞机,这种飞机的航程短,不能袭击中国的内地。
    但是,台湾希望能买到更好的飞机,象如正在研制准备出口给美国盟国的新式的FX飞机。
    事实上,展望前途,美国同台湾的商业关系的发展速度甚至将超过它同中国的商业关系。
    夏先生说,台湾所需要的是同美国之间的“更加直接的接触”。
    夏先生除了没有大使的头衔外,在任何方面都象一位大使。他现在显然正在捉摸台湾多久才能恢复它在美国的势力。他说,“我们到这里来并不是要使美国政府或美国人民为难。但是,如果不能直接同政府的负责部门交谈的话,要维持我们的联系就会越来越困难。”
    美国国务院生怕美国在同台湾的来往上哪怕只是带上近似官方的性质也会冒犯北京。在最近的谈判中,美国务院坚持民航局和商业代办处要通过美在台协会办理它们的业务,美在台协会也只能同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的代表打交道。
    事实上,总审计局已经注意到,尽管中国人对美台关系还未正式严厉地提出不满意见,但是美国务院已在拼命遵守法律义务了。
    事实上,只要不失谨慎,对台湾代表是尽可能给予同联邦政府进行非正式接触的方便的。美在台协会的一名官员说,“在办公时间之后,他们想见谁就能见到谁。”
    国务院对华盛顿地区的台湾人的汽车使用那样的牌照也不满意,但是主要是因为这里的中国外交官能够看到这些牌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