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南《战争报》记者报道:《相互接近的迹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6-28

    【南斯拉夫《战斗报》六月二十五日刊登该报驻新德里记者发的一篇报道】题:相互接近的迹象
    英·甘地同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在索尔兹伯里的会晤,和她不久前同中国总理华国锋在贝尔格莱德的会晤,带来了令人鼓舞的信息,现在又从北京传来了最新的令人鼓舞的信息,印度外交部秘书冈萨尔维斯刚刚结束了在北京的访问。根据中国首都的新闻报道判断,中印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仍然悬而未决,希望大大地加快这一进程,说秋季黄华要访问新德里,然后英·甘地可能接着对北京进行第一次访问。冈萨尔维斯的东道主、中国副外长韩念龙证实说,中国希望进一步促进同印度的关系,他在北京举行的宴会上对这一前景赋予广泛的国际意义。需要根据双方的观点得出的印象是,确实为中印接近创造了适宜的气氛。但是,必须指出,这种迹象还只是正常化进程的一个方面,尽管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正常化进程客观上不可能是短期的,更不可能是简单的。譬如,对印支(柬埔寨)局势的观点分歧,其次是对阿富汗局势的观点分歧,对苏联截然相反的态度,实际上,所有这一切客观上是一九六二年两国在喜马拉雅山的战斗的消极后果的继续,是这一武装冲突留下的相互敌意的继续。还留下一个最严重的问题——边界问题。
    尽管新德里和北京正式发表了准备“不附加任何先决条件”地实现进一步关系正常化的各种言论,但是新德里看来,领土问题仍然是消除中印之间“不正常状态”的主要障碍。印度报纸在中心位置发表了中国副总理邓小平对一家印度报纸的谈话,这就证实了边界问题在这里占有多突出的地位。条件邓建议“根据现有的边界线”解决边界问题,这意味着保持现状:中国控制“麦克马洪线”东部地区,印度控制西部地区。
    邓的“建议”是否能使印度满意,还有待于观察,估计可能不会使印度满意。目前,比较容易接受的是中国副总理的第二个想法:如果双方不能在上述建议的基础上达成协议,“那末,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到一边”。因为邓认为这个问题不应该“妨碍两国关系的发展”。看来,印度在不放弃领土的同时,也会同意这种立场,并总是对领土问题将拖延正常化的问题持保留态度,起码是非正式地持这种保留态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