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香港《中报》社论:《评北京台北情愫暗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4-28

说大陆海员到台北游览和大陆与台湾运动员在美同场比赛,将是今年发生在中国的两大新闻
    【香港《中报》四月二十二日评论】四个星期之前,一艘聘有中国大陆籍水手的外国船经过台湾,停泊基隆,在当地海员工会的邀请下,这批中国大陆水手先是婉拒,第二天却“改变主意”,欣然应邀前往基隆和台北参观。
    其后两周,在美国加州圣安东尼奥大学的安排下,来自北京和台北双方的运动员,首次相聚,互约在不佩戴国徽的情况下,非正式地举行了比赛。
    尽管各报并不曾把这两则新闻以首页头条地位刊出,尽管一九八○年到现在还不曾过完四月,但是,如果年底有谁要选择发生在中国的十大新闻,这两条在五年前、一年前、甚至一个月前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预测得出的意义深远的新闻,一定会被列在考虑之中。
    事实上,这两条新闻也绝对不是偶然发生的。
    先说大陆海员的应邀访台,谁都知道台北当局一向禁止人民与大陆作任何形式的交往,而且根据过去的事例,一有这种接触便是犯下了叛逆之罪。因此,小小的基隆海员工会负责人如果不是接到了当局的明白指示,即使他吃了豹子胆,也不敢贸然发出这种可能引致大祸临头的邀请。反之,大陆的船员欣然前往,定大计的是北京当局,而不是这批航行在海峡的船员。
    再言北京、台北两队运动员的比赛,即令纪政一再强调“我们并非有意这样做,只是适逢其会”,可是,任何一位懂得政治行情的人都察觉得出双方在参加国际比赛的政策上,都已有了基本性的改变。
    我们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一切都在改变。而且改变的决定绝对不是来自工会、海员、领队或选手,而是默默的出诸北京与台北的决策阶层。这种形势的发展,多少有点像中美正式接触以前的乒乓外交。但是,从实质上看,中美乒乓队的接触,确乎是偶然的。
    至于这两次的中国海员与选手的接触,则似乎预有计议。君不见,台北的报纸在那艘货船到达基隆的前夕便有过预报,而在北京与台北的选手在两番出场之前,也都在第三者的调停下,先有了大家不戴国徽的约定。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双方在断绝交往三十多年之后,却先后有着这一连串的非正式的接触?对此,答案十分简单,只缘海峡两边的中国人在久分之后,不禁都滋生了联系的愿望。不过,这样的愿望纵然是自然的;却也是缓慢的。还不能马上就下“必合”的断语。事实上两边的隔阂、误解也真是既深且巨,而双方在联系的条件与时机上也还是大有距离。如果有谁以为像乒乓外交一样,一有接触,便有结果,就未免过份天真了。
    可是,像跳高一样,双方既已跃过了最低的横杆,今后,便只会把杆儿越升越高的往上高跃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