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苏刊文章《步行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4-27

    【苏《科学与生活》第三期文章】还在古代的时候,医生们就告诉病人,要他们把坚持散步和进行积极活动作为增强体质、恢复健康的一种手段。适量的散步在现代医学中也占有牢固的位置。走路的好处正被广泛地介绍给病人。它可以帮助久病初愈、作过手术和打过石膏的人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在许多保健操里都有走步这一节。人们早已知道,走路可以增强下肢肌肉和韧带的活动能力,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它还能促进整个身体的健康,首先是有益于心血管系统的正常机能。
    “今天,走路已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交通方式,它首先是一种使人益寿延年、振奋精神、提高情绪的手段”,专家们这样指出。步行的时髦和对被遗忘的散步的尊重,已使风行一时的慢跑、骑自行车、洗蒸气浴和冰水澡暗然失色。
    为什么走路被这样渲染了呢?这一运动的拥护者和宣传者们的意见如何呢?
    让我们先讲一讲“走路和长寿”的关系吧。
    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行走是特别紧张、特别费劲的,全身都会震荡。这种震荡的好处是防止血管壁出现沉淀物,加速里面渣滓的散退。
    再就是有节奏的散步,可以对这一部份或那一部份的内脏器官起刺激和按摩作用。
    著名的体育运动活动家、作家盖奥尔格·加根施米德——一个一只手能举一百二十八公斤重的人指出:体育锻炼一定会使肌体发生一定的震荡。他举了自己的例子,由于年龄关系他离开了体坛,但他坚持每天散步、跑步和原地跳过一张桌子。直到他八十九岁,医生坚持不让他再锻炼,他才不得不停止。
    适量的颤动对人体的有益影响正在被按摩的实践所证实。低频、适度震荡的益处的主要机理是:走路可以活动血管壁平滑肌,使之受到生理机能的锻炼而变得更为强劲有力。这样就提高了血管的拉力程度。其次,这种运动方式有它的温和性和保险性。“走路对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对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来说,是一种生理活动的最好方式”,
    ——英国生物学家哈拉里德这样说。他号召自己的同事和大学生们接受他忠诚的建议——走路。
    哈拉里德的论据是值得重视的,总的来说是严肃的,虽然个别情况下不免有些渲染。他认为:现在搞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进行繁重的训练已经过时了,现代人不需要肌肉,把生命的宝贵时间用于发展这一不需要的东西是可笑的,难道较弱一点的身体妨碍人的生长吗?例如康德,他的身体体系是在固定的时间内散步得来的。哈拉里德说:肌肉需要营养,它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并且在锻炼不够的情况下它会变成脂肪,增加人体的重量。
    大块头和大骨架对于今天搞坐式工作的人来说,并不那么令人羡慕。因为肌肉要求特别的注意,身体过重的人往往是心血管病的牺牲品。但是,那种说今天的人不需要肌肉的意见也不全对。首先,心脏本身就是一个肌肉袋子,而走路恰恰也使它受到锻炼。
    另外,肌肉的活动,它的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的循环,加速其代谢过程。身体需要储存力量。在紧急情况下,如在肌体紧张的时候,在手术之后,在突然中毒的时候,都需要心肌提高效率,体弱无备,平素无训练都会导致悲剧的后果。
    至于走路对脑力劳动者的好处,确有许多理由为这种见解辩护。慢跑和骑自行车需要肌肉的紧张和脑力,首先是用来克服自然条件的拥挤。结果精神疲劳伴随肌体劳累而生。实验表明,影响脑力劳动的效率。
    而走路可以逐渐使身体发热,加速血液循环。成为智力劳动的良好催化剂。
    血液循环的加快可以产生热量,提高思绪。
    当你散步不带明确的思考目的,不作什么决定时,也会产生近似的效果。所以,走路或散步能改良久病初愈者的健康,消除心情苦闷人的忧愁,看来这里起作用的是步调平稳的节律和隶属于它的呼吸运动,而呼吸与情绪的关系是大家都清楚的。
    最后,我们发现诗人的号召“迈开你的双足远行吧!”是与医生的建议一致的。如果要健康的身体,你就步行,——这一古代的真理在今天也是正确的。
    还有几句告诫的话:在步行之前,要清醒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走路不需要特别多的准备活动。但是,最好作点前导性活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