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苏《劳动报》文章:《健康的节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4-01

    【苏联《劳动报》二月二十七日文章】我们生活在节律的王国。心脏的跳动,肺的呼吸,工作和睡眠,白昼和黑夜,一年四季的变化等等,都是有节律的。科学家认为,正是有节律的,而不是连续不断的活动才是最合理的、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是最正确的、最经济的活动。
    生物寿命学是一门关于生物体时间机制的年轻科学。研究生物节律就是这门科学的任务。
    研究生物节律在某些方面——如医生诊断方面已经具有重要作用。
    著名生物节律学家、苏联国家生物节律学家协会主席哈尔别格说,人体内的肾上腺激素在白天某个时候下降到一定的水平,医生在这个时候可以断定此人有病。但是,过了十二个小时以后,肾上腺激素的含量又急剧增加,以致使医生诊断他得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疾病。由此可见,医生给病人作出诊断时,考虑病人就诊的时间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医生对病情作出比较客观的诊断,并选择正确的医疗办法。
    在治疗时,考虑生物节律也有很大好处。在一昼夜的不同时刻服用药物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根据机体对药物作用的灵敏节律正确选择服药时间。大家知道,大部分药物既能治病,也有副作用。因此选择一个既能使药物发挥最大的效用,又能使其副作用抑制到最小程度的时机是极其重要的。否则,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后果。
    有这么一个研究实例:科研人员已经弄清实验用小白鼠身上癌细胞一昼夜之间的繁殖节律。他们发现,早上癌细胞生长特别快,傍晚次之。于是他们进行了这样一个试验:给其中一组小白鼠在清晨五点钟服抗癌药,那时正是癌细胞繁殖高潮到来之前;给另一组小白鼠在傍晚五点钟服抗癌药。结果是,清晨五点钟服用的抗癌药的效果要好得多。
    大家知道,生物节律方面争论最激烈的是关于生物功能月节律的问题。有人相信存在月节律,有人则完全否定。
    确切一点讲,从人出生的第一天算起,人的体力活动以二十三天为一个节律,情绪活动以二十八天为一个节律,智力活动以三十三天为一个节律。每个节律又分为两个阶段:积极阶段和消极阶段。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日称为危象点。
    日本汽车公司和莫斯科车辆管理局的统计证明,计算和考虑月节律可以大大减少交通事故。莫斯科出租汽车站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如果司机处在生物节律的消极阶段,就发给他带红杠的行车证,如果他处于危象点,就根本不让他出车。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昼夜生物节律和月节律。也就是说,在竞赛、比赛、考试这样一些极限情况下,各人的条件是不一样的。
    例如,这个运动员在早晨能够轻而易举地举起杠铃,另一个运动员则是在晚上,而第三个运动员则在一周之后。一个人可能会在某一个瞬间或某一个小时内把自己的最大能力调动起来,达到他平时严格训练所带来的结果。
    运动员恰恰是在发挥最大能力的极限情况下训练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平时的训练越是集约化,取得最佳成绩的机会就越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