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中国人怀着友好情意在美国建造明轩庭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3-30

    【美国《纽约时报》一月二十七日文章】题:二十七名中国人怀着友好的情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建造一座明轩庭园
    每当晴朗的清晨,人们便可以看到他们身穿蓝色卡叽布制服排着队从亚当斯旅馆向这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走去。那里有一位苏州著名厨师詹曲标每天给他们做一顿中国式的早餐。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在设法给他们调剂口味,制作香味充满整个走廊的有带甜酸口味的蔬菜以及洋白菜汤或烤肉等菜肴。每当吃完早饭洗刷完毕用过的碟子之后,这组共由二十七人组成的中国客人便走下楼去,在那里,他们将用自古留传下来的手工艺建筑一座明代的庭园,同时有一批美国建筑工人帮助清理场地。两国建筑人员在这次国际性的合作中相处得十分和睦,他们最近把各自戴着的分别印有本国国旗的硬壳防护帽进行了交换。
    博物馆负责建筑和计划工作的副馆长阿瑟·罗森布拉特说:“我从未见过如此众多的人排着那么长的队伍来参观这一成就。”他指出,这些天来,和这个博物馆有联系的官员都络绎不绝地到这里来仔细观看。
    由于这些中国人(他们将在四月中旬完成这项工程)只会讲北京话,所以彼此交往是通过翻译曲忠文或通过不住的点头和各种面部表情和做手势的方式进行的。美方工作人员领班萨尔瓦托尔·萨奇亚冯说:“我认为,当他们用手摸鼻子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是’”。工艺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至于在意识形态上是否有什么争论的问题,他摇摇头说,“怎么可能发生争论呢?那种古老的工艺十分精巧,确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项中国式的庭园工程造价二百九十万美元,资金是由慈善家布鲁克·阿斯特所发起的阿斯特基金会提供的。这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第一个持久性的文化交流项目,这座明轩庭园预定今年春季开放。
    在此期间,这二十七名熟练工人,其中包括他们的领队张标荣、四名工程师和二十名石匠、木工和泥瓦工,看来都是很喜欢到这个国家来的。
    阿斯特在中国饭馆设了中国宴席款待了他们,罗森布拉特也宴请他们品尝美国的饭菜。他们最欢迎的是美国的冰激凌,特别是巧克力汁。
    据曲先生说,他们被美国的交通指挥灯搞得眼花缭乱(这种交通指挥灯在中国是很少见的),对于美国的洗衣机也感到不放心。他们在澡盆里清洗衣服,因为听说这些机器可能会撕破衣服。同时他们对于美国工人的一些做法也感到可笑,比如,“他们扛木头时是一个人迈着左脚,另一个人迈着右脚向前走的,而我们扛木头时却是两个人迈着同一步伐向前走的。”
    在周末,他们参观了一些典型的游览场所,如帝国大厦和世界贸易中心等,罗森布拉特总是“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多观览这个国家的一些地方”。星期天晚上,他们玩玩乒乓球和打太极拳。他们也看电视。
    曲先生带着微笑说,他们虽然不十分了解内容,但是可以从一些手势中猜个大概。
    张先生说,美国人和这个大都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对我们非常友好,我们为能来到这里参加建造这项工程感到自豪和高兴,也对美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表示感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