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港报报道:《邮票之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3-30

    【香港《新晚报》三月十四日报道】美丽的图案,艳丽的色彩,精巧的设计,使今天的邮票成了艺术品,集邮也就成为世界上数不胜数的人们的爱好。邮票的老祖家在哪里呢?又是谁把它带到世界上来的呢?在一九七九年好多国家发行罗伦·希尔逝世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以前,相信知道的人不多吧。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不印行邮票,也没有谁想到过邮票这回事,但人们却为互通书信与邮递物件而感到烦恼,因为当时的邮资惊人,而且还是要收信人付款的,所以出现了拒绝收信、有信无钱等要退邮的情况。面对着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被称为“邮票之父”的英国人罗伦·希尔,经过了几番周折,终于为世界带来了第一枚邮票。
    罗伦·希尔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天才,他从小就爱绘画,而且画得不错,到十三岁他的画便首次获伦敦一家杂志颁发奖品,后来他继承父业,办学校当教员。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希尔曾就邮政问题向议会提出改革方案,结果当然是难以获得保守著名于世的英国议会通过了。但希尔并不气馁,一八三七年,他出版了小册子《邮政制度改革——其重要性与实用性》,向大众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幅度降低邮资,改变收费办法,实行预付等,立即受到了除保守党、政府部门以外广大群众和工商界的支持。当然,顽固的守旧思想,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打破的。好事多磨,直到一八三九年七月才初步通过,到八月中才由英女王维多利亚所批准。最初规定函件每半安士收费一便士,经过一番筹备,一八四○年五月一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
    ——黑便士正式问世,人们即大感方便。
    自此以后,世界各国也相继发行邮票,到了今天,世界各国每年发行邮票达七、八千种以上。同时,随着邮票的大量使用,从那时候起,希尔便由教师变成了公务员。一八五○年更被任为邮政大臣,一八六○年获封爵,一八七九年被授予伦敦市名誉市民称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