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台报译文:《美国企业争设智囊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3-29

    【美《商业周刊》文章】两个月以前,霍克勒公司的总裁兼执行长吉亚可决定,在他向董事会提出新方案之前,必须先经过一套评鉴的程序。他认为,公司内部的人员由于较不客观,无法对既定的公司政策提供有效的建议;外面的顾问公司又只能做短暂和“点”的研究,无法提供长期和连续的评鉴服务。因此,吉亚可最后决定聘请四位外面的专家组成顾问评议会,专门负责评鉴公司的计划和评估公司产品的潜在新市场。
    吉亚可此举使得美国聘用外界顾问的公司又添增一家,这些为公司所聘用的专家和学者出售他们的科学专门技术以协助评鉴工作,或者是借用他们丰富的商场经验,引导公司迈向更新的领域。
    其实,这个观念并不新颖。早在六十年代末期,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和斯百利公司就已设有顾问评议会,但是直到最近几年,方为企业界所普遍采用。通用汽车公司早在一九七一年就在公司内设有此种顾问团;福特汽车公司却直到去年十月才开始设立。福特公司的总裁卡勒德威尔向他的高级主管们宣布此项行动时说:“我们再不创新的话,就无法活下去了。”
    此顾问团的任务,随公司而异。在霍克勒公司和杰可兹工程公司的顾问团,负有谘询公司策略的责任。斯百利公司和大通银行则设有国际顾问委员会,以协助他们处理海外业务。许多公司,包括通用汽车、惠而浦和固尔德,则设有技术顾问。惠而浦公司的研究部主任卡特勒解释说:“我们认为,在做技术方面的决策时,实在有必要听听顾问们的建议,否则太容易出问题了。”顾问团的团员通常都是非常有才干的教授、顾问或公司高级主管之类。
    有许多的原因促使公司聘请顾问团,其中之一是,现在的最高主管花在指挥管理的时间愈来愈多,而且又要忙于应付股东和一大堆的会议、宴客。由于他们致力于和本身职位有关的应酬以及设定公司现行的策略,极少有时间用来做长期间的策划,或是详细地评鉴新的专案计划。
    另外,聘用顾问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公司成长得太快,有必要聘用一些外面的专家以吸取他们的知识。譬如,一位科学家可能会向经理人员建议某些未被发掘而足以致命的技术问题。
    这些由外面聘来的顾问可以向管理当局提供许多公司内部人员所不敢批评的建议或评鉴。最富积极和挑战性的顾问团,可说是那些协助公司应付技术问题的顾问。密执安大学行销学教授而且也是此种顾问成员之一的贝肯说:“他们最主要的目标是防止公司的技术落伍,他们也主要是在这技术转移的阶段。”
    然而,公司聘用顾问团的效果好坏完全看最高管理当局是否支持而定。假若未能获得最高当局的支持,顾问团也形同虚设,无法发挥效用。
    (摘自二月二十一日台湾《经济日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