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香港《南北极》文章:《“高雄事件”的真面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3-27

    【香港《南北极》三月号文章】题:“高雄事件”的真面目作者:杨声侨
    去年十二月十日晚,台湾民主人士在高雄举行集会,纪念国际人权节。国民党出动军警围堵,未暴先镇,演变成警民冲突。十三日国民党遂大举逮捕民主人士,第一批十七名,其后人数增至一百数十名。后来虽陆续释放了一些,但目前仍有四十余人在押,面临军法或司法审判。在这海外论者纷纷,真相未明之际,笔者愿把一些内情道出,就“高雄事件”剖析一下。事件背景“高雄事件”不是一桩孤立事件。它的发生与“疾风”集团这几个月来所作所为(如“中泰宾馆”风波),以及“鼓山事件”有关。
    “疾风”(是一本极右杂志的名称)集团是由所谓“反共义士”组成。这批“反共义士”,事实上是国民党的特工,他们在叶翔之任情报局局长时期,被派往大陆做情报工作。在大陆混不下去,又逃到香港,在香港摇身一变而为“反共义士”。
    “疾风”集团幕后的领导人,就是蒋经国的儿子蒋孝武。
    “高雄事件”发生前一周,台北黄信介的家和高雄“美丽岛”办事处,于同一时间被“疾风”集团分子捣毁。
    十二月七日屏东“美丽岛”服务处成立,又被他们以木棍、斧头捣毁。
    姚国建和邱胜雄为了此事,于十二月九日在高雄沿街广播抗议,而被“鼓山分局”的警察抓去毒打。姚国建因是外省人,被打得特别厉害,挨揍时还受警察一顿臭骂:“你是外省人,为甚么要帮助台湾人,把你打死了也不足惜!”
    可见“疾风”集团有计划地行暴力于先,才有美丽岛“人权大会”召开于后。何况根据一些当晚参加“人权大会”的人士长途电话告知,以及陈若曦访台归来的说法,“人权大会”之所以会演变成暴力事件,完全是因为镇暴车“未暴先镇”“镇而后暴”。换句话说,群众未暴,警方先行围堵,然后施放瓦斯催泪弹,弄得群情激愤,有些是惊慌失措,为打开血路,才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又据一些目击者说,他们看到一些留平头的军方人员乔扮成老百姓,先动手打宪警,愤怒的群众才跟着动手打人。国民凭处理策略“高雄事件”发生于十日晚,翌日台湾各报竟一字未提。十二日开始以大篇幅描绘“暴徒行暴”景象,把民主人士丑化得不能再丑,而党外发表的“备忘录”和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却不获台报刊登。
    接着,台报夸大受伤宪警数字,老百姓受重伤者一个也不提。
    接着,国民党弄出一个当晚向“暴徒”跪地求饶的女士,突出民主人士的“可怕”,宪警人格的“伟大”。同时,还弄出一批“靓女”影星,到医院去慰问受伤宪警。
    国民党应付此事件的策略是,对“暴徒”发动猛烈的舆论攻击,大篇幅表扬宪警的“伟大”精神,使人民在两者对照下,同情被殴宪警,痛恨“残酷暴徒”,然后下手捕人。打成“台独”事件的阴谋国民党把“高雄事件”打成“台独”事件,至少有下列四项作用:
    (一)中国目前正积极争取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并把中国统一列为八十年代要完成的三件大事之一,“台独”当然也就违反它“统一中国”的基本国策。
    (二)美中关系目前正处于“蜜月期”,美国当然要尊重中国统一国土的政策,而不会公然支持“台独”,以免妨碍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美国也希望台湾维持现状,以保护美国人在台湾的投资利益。所以美国对这次“高雄事件”表现得并不怎样热心,而事实上,国民党大举逮捕民主人士之前,是得到“美国在台协会”的默许。
    (三)海外华侨(尤其美国华埠和港澳华侨)可说百分之九十以上反对台湾独立,国民党既蓄意要清除“台独份子”,那是侨界求之不得的事,当然也就不会采取抗议行动了。
    (四)海内外主张自由民主的自由派人士,一向也都反对中国分裂。“高雄事件”既被打成“台独”,常替党外说些公道话的自由派人士,在这次事件上,似乎多倾向于国府。例如香港出版的一些报刊,简直出现一面倒的现象。
    很不幸的,某些“台独派”的做法,刚好配合了国民党把“高雄事件”打成“台独”的战略。一、“高雄事件”后,许信良挂了“美丽岛”的牌子,和“台独”暴力派“台独联盟”等成立“台湾建国联合阵线”,等于默认“高雄事件”与“台独”有关。二、“台独”在洛杉矶等地捣毁台湾“北美协调处”办事处,并于其他地方制造殴人事件。三、施明德美籍妻子艾琳达,回国后在美各处发表演讲,其用意固然极佳,但她把主张“台独”的施明德说成是事件的领导者,反而帮了国民党的大忙。(实际上施只是执行者,而非领导者。)
    再由下列诸事,可看出国民党有意把“高雄事件”说成“台独”:
    (一)曾心仪参加了当晚的“人权大会”,很奇怪的却没有被逮捕,起初大家都以为她有甚么后台,居然那么“神通广大”,竟能幸免于“难”。现在从整个事件发展分析,就明白了底蕴。原来曾心仪是外省人,警总不捕她,有两个原因:一是国民党既要把“高雄事件”打成“台独”,外省人怎会赞成“台独”,实在很难自圆其说。二是逮捕了她,等于承认“高雄事件”是“民主运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就大了。
    (二)另一参加者外省人史非非,被国民党抓了又放。原因亦与前同。
    国民党利用“高雄事件”,以“台独”罪名加诸于“台湾省籍”的民主人士身上,然后一个个加以清除。不是所有参加了当晚“人权大会”的人都会被捕,而是视“个人情况”而定。这些人之所以被逮捕,原因固然是参加了“人权大会”,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省籍和他们早就是国民党所欲根除的“眼中钉”。
    (三)施明德潜逃期间,台报大事渲染他是事件的领导者,有意将它涂上“台独”的色彩。
    参加“人权大会”的人士当中,固然有些是主张“台独”的,但这次“高雄事件”的本质并非“台独”。
    (一)党外一向以维护人权、开放言论、呼吁取消戒严令、改善政治不合理现象为主要目标。
    (二)台湾党外人士约可分为三派:一、统一派:如余登发(余最近获释,主要是经过“高雄事件”大逮捕的震撼后,国民党把他放出来,安抚人心)、黄顺兴、陈鼓应、苏庆黎、王拓等。二、台独派:如张俊宏、许信良、施明德、姚嘉文等。三、对统一、台独皆无固定主张的中间派:杨青矗、纪万生、周平德、陈菊、陈忠信、陈博文、邱奕彬等。
    党外人士,以第三者的中间派占绝大多数,他们主张自由民主,大目标是反国民党,汇为一股强大势力。
    (三)反对“台独”相当激烈的王拓、曾心仪等,均参加了十日晚的集会,这就是“高雄事件”不是“台独事件”的铁证。
    陈鼓应如果在台,相信也会参加这个集会,而大家都知道,陈先生一向是主张中国统一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