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美国驻中国记者报道四川经济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3-01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一月十三日刊登驻北京记者帕克斯发自成都的报道】好几十名裁缝、鞋匠、小商贩摆开了摊子,表现出企业精神在中国重新诞生。以前,这些以赚钱为动机的活动曾遭取缔。
    这条街上是编织篮筐的,那条街上是制作家具的。每个拐角处都有出售香烟、糖果等杂货的小商店,整个成都设立了三十多处农民市场。
    这一切或是私人企业,或是组织松散的集体企业。
    四川过去一年的这些新情况也许是最引人注目的,与整个中国过去三十年中对经济的控制形成鲜明的对照。
    但这些变化还不是四川正在发生的最重大的变化。
    去年年初,省当局放宽了中央计划的束缚,使一百家工业企业和四十家商业企业有更大的经营灵活性。这项试验今年还将扩大,这样,市场力量将在四川的经济中大大发挥作用,尽管还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
    工厂一旦完成国家的生产定货后,就可以把剩下的产品卖给不论什么用户,只要它所需的原料和劳力是从提高效率省下来的。它也可以有较大的利润留成,把其中的部分作为奖金发给工人。
    产量、效率、利润和国家收入都大大提高,有的单位比一九七八年提高了百分之三十。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四川工业生产的将近四分之一已被解放出来适应市场需要,明年前后可能增加到百分之四十五。
    对于四川的工人来说,这是繁荣好转的时刻。他们的收入平均增长百分之二十。这样就使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回过头来又使经济的辅助部门和农民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了活力。
    省当局现在正准备把农民可以用于自留地的土地增加一倍,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粮食供应,把繁荣扩大到农村去。
    一九七六年四川的接近饥馑的景象已变成丰收的景象,农民收入日渐增多,农村小商店十八个月前空空如也的货架,目前源源不断地摆出了消费品。
    与过去十年的困难相比,变化也是很大的。文化革命激进的极左政策使中国最富的省份之一变得要向邻省伸手要粮,工业陷于崩溃的边缘。
    所有的经济指数现在都明显地上升,乐观主义精神和信心似乎处处都表现了出来,信心随着经济试验的成功而日益增强。
    四川省的变化完全可能为全国的其他省份指出一
    条道路,但是这里也有人对某些政策持疑虑态度,他们担心四川是不是走得太远太快了。
    虽然有些工厂和人民公社对经济试验继续表示反对。但是大多数四川人似乎接受赵紫阳先生的哲学,即只要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和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论什么办法,如果不违反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意识形态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那些原则仍然未变,如果概括起来说,就是:工业归国家所有,农业方面的主要作物归集体所有,总的计划由中央制订并坚持党的领导。
    “工业民主”——选举产生车间主任和某些工厂负责人,每季度举行工人代表大会决定重大问题。加强工会——这是经济试验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四川当局已下令在来年扩大这个因素。
    在人民公社,负责人又一次由选举产生,这是文化革命以后第一次,有些在过去十年中被任命的负责人没有被选上。
    正在重新强调公社社员的权利,不仅在文化革命期间而且在更早的政治运动中受迫害的人大多已被恢复名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