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猜不透的“马拉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2-28

几位科学家就恐龙在地球上消失的问题提出了几种新的设想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一月二十四日文章】悲剧发生的时间:约七千万年前。
    地点:几乎是整个地球。
    目睹者的记录:“墓地望不到边。这是恐龙死前来到的地方,它们在这里走完了漫长而痛苦的‘马拉松’的最后一段路程。”
    一位记者就是这样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在撒哈拉沙漠发现的大型鳞甲目骨骼的情景。恐龙在地球上存在了一亿四千万年。在此期间,气候急剧变化,贡德瓦纳古大陆分裂成了现在的大陆,植物也有了迅速发展。尽管如此,爬虫纲却适应了这一切变化。可是忽然间它们令人难以捉摸地一下子在五百万年时间内从地球上消失了。五百万年,这在我们看来是极其漫长的,可在地球的历史上,则只是一瞬间。恐龙类如此迅速地绝迹,不能不使科学家感到不安。
    不仅如此,还在一系列地区找到了史前鳞甲目的大量残骸,而且简直是整个整个的墓地。不少骨骼不知什么原因奇怪地弯曲了。似乎有一种神秘的本能,驱使爬虫纲来到了致命的地方,然后在可怕的惊厥中慢慢死去。
    难以捉摸的发现引起了解释恐龙类绝迹的不少设想。科学家提出了各种原因:哺乳动物的竞争和辐射,气候的变化和大气中的电暴。对这个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的兴趣有时低落,而当出现了新的猜测时,又会高涨起来。譬如,前不久,报道了一组美国科学家的设想,他们认为,几百万年前,有一颗大行星坠落到了地球上。撞击腾起的大量尘埃遮住了阳光,于是植物开始枯萎,然后大型食草鳞甲目因食物不够而死去。
    当你了解到这些设想时,你当然明白,要探索那么久以前发生的灾难的状况是多么困难,而且提出设想的科学家,由于是专搞一行的,他的看法不免带有自己专业的偏见。
    英国教授斯韦因既是古生物学家,又是生物化学家。也许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恐龙类是……中毒而死的。当时,地球上的植物发生了变化,食草鳞甲目的常用食物已由被子植物所代替,这些植物中含有土的宁和吗啡。它们量小本来是无毒的,但……恐龙类每天的食料约要二公担。生物碱大量进入鳞甲目体内,致使爬虫中毒。斯韦因的猜测完全可以解释恐龙死亡时的惊厥姿态。
    有道理吗?看来是有的。但是苏联科学家叶利谢耶夫指出了这种设想的缺陷,他指出,地球上植物变化的时间要比恐龙悲剧的开始早好长时间。这实在太怪了:爬虫吞食了毒物,却平平安安地活了二千万年到二千五百万年才死去。垂死挣扎的时间不是太长了吗?
    还有一种设想,恐龙是被电击死的。物理数学博士沃罗比耶夫认为,地壳的强烈活动会使电场强度急剧升高。恐龙群因受到电流冲击或闪电冲击而马上死去。这位精密学科的科学家的设想还解释了鳞甲目骨骼发生弯曲和出现整片整片墓地的原因:这是电源和大地构造过程的中心。
    饥饿是万恶之源。而且不是一般的饥饿,而是缺钙的饥饿。这是地质矿物副博士叶利谢耶夫的观点。在晚石灰质世纪初期,海水开始流向陆地,淹没了大片土地。当时气候潮湿多雨,大雨冲走了土地中的钙盐。看来,到该世纪末,土壤中的钙已经极少,以至于恐龙的骨骼缺少了“建筑材料”。骨骼开始变软,并且由于这种巨型动物本身的重量而开始变形。还有材料说明鳞甲目的蛋壳也变薄了。严谨的设想,还对大量恐龙骨骼发现的地点进行了解释。恐龙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中度过的,因为水的推力正好与它躯体的沉重重量相抵消。鳞甲目死于水中,水流把它们冲到湖里或海岸边。如果那里没有强烈的波涛,冲积土就会将死去的恐龙盖上,于是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墓地。叶利谢耶夫认为,根本不存在死前的“马拉松”。
    还有一种新说法,美国地质物理学家阿尔瓦雷斯发现,某些沉积岩中铱的含量相当于平均含量的二十多倍。这层土壤的年龄正好与恐龙绝迹的时代相吻合。铱化合物有可能是有毒的,那末,是不是说,还是因为中毒?但不是生物碱中毒,而是铱中毒?阿尔瓦雷斯没有提出新的设想,他只是提请大家注意到这种奇怪的巧合。
    那末铱从何而来呢?这种金属在地核内。地壳中铱含量的增加首先可以用宇宙的大变动,即地球与大陨石相撞或超新星爆发来解释。真实情况如何,可用间接方法验证。但是发生这种事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了。大家可以看到,要对几百万年前发生的悲剧进行详细与准确的描写是很难的。恐龙为什么会死,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