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美报文章:《法国由于苏联的行动而发生深刻分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2-27

    【美《华盛顿邮报》二月二十三日文章】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以及法国政府对这种入侵的摇摆的政策,激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战争期间和战争以后,法国是怎样在与纳粹德国合作还是抵抗它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的。
    在巴黎的一份主要的机密时事通讯写道,“法国社会在主张采取坚定态度和主张不惜任何代价谋求缓和这两派人之间的新分歧,可能使右派和左派之间的传统分歧——就象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那样黯然失色。”
    许多分析人员怀疑德斯坦总统是否在设法比采取绥靖政策更进一步,而要担任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同时设法仍然留在大西洋联盟内。
    正如前内政部长米歇尔·波尼亚托夫斯基(一度是、或许仍然是德斯坦的最亲密顾问)最近所说的,“如果确实存在超级大国之间发生核战争的危险,我们的当务之急难道不应是避免这种战争,不去参加超级大国的超级自杀?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有一支完全是欧洲的核遏制力量……胜利者将是活下来的人。”
    在这以后,法国和西德发表联合声明,追述了两国的大西洋联盟成员资格,但也对“真正的不结盟”国家深表敬意,它用“真正的不结盟”一语显然是企图强调,象古巴这样的国家想要取得不结盟的领导权的要求,是不能不加以反对的。
    西德一位观察家在提到德斯坦的前任戴高乐的遗产时说:
    “戴派想法并不属于戴派政党。它现在是全国继承的遗产的一部分。”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看得这么清楚。为争取戴高乐衣钵所进行的斗争继续是法国政治中的一个特点。
    多年任过戴高乐外长的德姆维尔说:“参加了一个联盟的国家不能说它是不结盟的。这在字义上就是矛盾的。法国应奉行自己的政策。它不应在大国之间进行斡旋。这既是幼稚可笑,也是令人讨厌的。”
    可是,几天后,戴派党的领导人希拉克表明,他已决定不对德斯坦的态度表示异议。
    法国官员说,他们自己同苏联人进行缓和对话的十五年经验,使他们有了特殊的理解,华盛顿应当考虑这种理解。
    据传德斯坦说过,他承认,法国政策太复杂,美国舆论无法真正理解。
    尽管法国强调第三世界,法国官员表明,他们了解真正的力量所在。
    了解德斯坦的想法的一位官员说,使巴黎和波恩在危机中团结一致,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至少是由于德斯坦并不想离西德总理施密特太远,可以预期法国不会完全不受联盟的约束。
    当初,反对抵抗纳粹占领波兰出海口的人在法国报纸上提出的问题是:
    ‘‘为什么要为了但泽而死?”这个问题今天在法国人听来有一种具有极大讽刺意味的声音,反对德斯坦妥协的人现在用“为什么要为喀布尔而死?”这个问题来嘲弄他。
    一九三九年,在英国对德国宣战后,法国花了六个令人痛苦的小时才对德宣战。这六个小时后来象征着作法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法国投降,导致建立维希政权。
    现在,法国花了六个星期才同德国一起严厉谴责在喀布尔的苏联人。
    即使这样,这个声明也并不是没有含糊不清和保留之词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