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印尼两羽毛球权威评中国印尼羽毛球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2-26

    说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已掌握了精湛的发球技术,看网技术也有进步,中国的双打队动作快、合作好、有默契,栾劲的打法是粗中有细,细中有粗,球路多变,令人难以捉摸
    【新加坡《星洲日报》二月二十四日评中国印尼羽毛球赛】作者:印尼两名羽毛球运动权威王保林、林健蓉。
    王保林认为第一晚爆出两项大冷门:
    “(1)印尼的男子双打号称‘世界无敌’的选手,结果却输在中国运动员拍下,而且差一点两盘皆败北。(2)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女球员可轻易获胜,却以零比二落后。”
    他说:
    “中国男子球员在双打配搭及打法上,的确下了一番苦功,在香港比赛时,他们以守为主。今天却以‘全攻型’姿态出现;我个人的意见是,第一天晚上,中国是应该以三比一领先的。”
    在男子单打方面,王保林认为:“林水镜不愧是世界第一号好手,他那强有力的扣杀及迅速的反应,中国球员阎玉江根本不是林水镜的敌手。”
    “当然,阎玉江也有不错的表现,但也许他是受了伤,我发现他的杀球乏劲,也很少扣杀。”
    至于中国女子队,首晚有些失常,王认为是“受到酷热天气的影响。”
    林健蓉在评论中国男子双打的表现时说:
    “中国双打队的表现是:技术有进步,也有新突破,令人大吃一惊,而且叫人改变了过去的看法。”
    “过去,人们以为中国双打合作差,技术不纯熟,但看了第一晚两支中国双打队的表演,令人耳目一新,必须重新估价了。”
    ‘‘第一,他们已掌握了精湛开球法,也就是学会了先进开球技术。他们开球时,长短球并用,好像开了两三个短球,就突然改发长球,或者反手开球,叫对方难以捉摸。”
    “同时,他们又学会短球刚切过网的技术,对方必须挑高球,这就为他们制造了压杀的机会。总的来说,中国双打球员的开球技术比过去大为进步。”
    “第二,看网技术也有进步,球员必须眼明手快,在对方开球时,必须注视着球向,尤其是开来的短球,最难应付,但中国球员已经懂得如何看网应变了。”
    “不过,中国双打球员的平射球却很少看到,这可能功夫学得不到家,或者用得不熟练,这门技术,中国双打球员应该多多掌握和学习。”
    “两支中国双打队,以栾劲与林江利一队最佳,他们身材高大,动作快,合作好,有默契,比孙志安与姚喜明更突出。”
    林说:“看了中国六名出场的球员,栾劲是他们之中最好的一位。他的打法粗中有细,细中有粗,他的开球技术,动作细腻而不笨拙,而且球路多变,令人难以捉摸,不是粗线条作风。”
    “第一晚四盘比赛,中国能以二比二与印尼打成平手,栾劲与林江利这一支双打队的功劳最大,因为赛前,很多人以为他们必败无疑,不料却适得其反,打了个胜仗。这是一盘很重要的比赛,也是第一晚四盘比赛中,最精彩,最好看的一场战斗。”
    他还说:“林水镜目前正处巅峰状态,经验丰富,技术高超”,……“以步伐来说,林水镜一步,阎玉江就要二步,上网和后退也比阎玉江快了半步。步伐是羽球员最重要的基本功。”“阎玉江最大毛病,就是缺乏国际比赛经验,而且判断力较差,动作也不如林水镜快捷,灵活。”
    “林水镜与纪明发,在第一晚最后一盘双打,以二比一险胜孙志安和姚喜明,便是全凭丰富的经验,懂得如何随机应变,知道中国球员怕热,体力不足,所以在二比七落后情况下,立刻改变战术,专开高球,孙姚队屡杀不死对手,消耗了不少体力。结果林纪反败为胜,这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