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西德记者谈莫斯科的社会秩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2-01

    【西德《明镜》周刊七九年第五十期报道】秋天的一个晚上,在莫斯科郊区一个树林的空地上燃起了莫斯科人十分喜爱的篝火。人们一面吃着自己烧的土豆,喝着饮料,一面听着盒式录音机放的音乐。突然一帮半大小子手持瓶子穿过灌木丛走了过来。
    他们把坐在篝火旁边的人打量了一会,然后就不知去向了。篝火旁边的人谁也不敢再留在那里了,因为——每个人都这样以为——这些“流氓”可能会叫了人再回来的。“这些家伙是会为了一台录音机杀人的”,有一个人这样说。
    目前在莫斯科正流传着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恐怖故事:几个未成年的女孩殴打一位上了岁数的女同志,目的是为了得到紧士服;一些老年人不得不为自己的“沙普克”(皮帽子)而丧命;塔斯社社长洛谢夫曾经因为他的羊皮帽子被打个半死。
    在城市边缘地区那些拥有几万家住户的居民区
    ——常常离地铁的终点站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里,女工们一到晚上就得结伙成队才敢回家。许多人向她们的企业呼吁,要求能保证她们在上下班路上的安全。
    苏联内政部专门成立了一个由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组成的司,这些人主要是研究日益蔓延的青少年犯罪活动的原因。
    他们发表的一些材料,同西方类似研究报告所得出的结果是十分类似的:不安定的夫妻关系,创纪录的离婚案件,父母酗酒,缺乏学习的榜样和理想,在聚居的公寓里的糟糕的住房状况,所有这一切都最后导致犯罪。
    专家们还指责警察和司法部门没有抓紧,表现得太宽大,比方说:有一个学生由于严重的“流氓行为”被判处两年的教养,但是遇到了大赦,三个月之后就被释放了。
    一些威吓一名女学生的青年,警察虽然得到报告,但根本就不干预。几天之后这位女学生便受到奸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