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香港《大公报》文章《老挝的民族的生活习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11-27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一月十八日刊登一篇署名文章,题为《老挝的民族和生活习俗》,摘要如下: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境内民族约有三十多种。
    在超过三百万的全国人口中,老挝族(或称寮族)约占三分之二,在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卡族、苗族和鲁族的人口较多。
    老挝族分布于湄公河及其他河流沿岸和全国的平原上。他们的祖先在距今一千多年前,从北方移入了老挝。他们的语言和风俗习惯,颇与泰国和中国的傣族相似,是傣族的一支。这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都比其他少数民族较快,所以在历史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在老挝族人聚居的地区,人民都笃信佛教。在昔年帝制时代,佛教已成为国教。那时的国王兼任宗教领袖。全国奉行佛历,以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之年为纪元,今年是公元一九七九年,佛历则是二五二二年。老挝族的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削发为僧,在寺庙中居留一定时期再行还俗。长期以来,寺庙是老挝的文化教育中心,僧侣是文化教师。
    老挝族人的日常生活,除了都市中少数人趋向西化外,大多数仍保持简朴的习尚。男子和妇女都参加劳动。男子负责在田野耕种,妇女参加饲畜、织布、烹饪等工作。他们喜以糯米为主食品。山中有些无锅的人户,用竹筒盛米和水,置炭火中久烧成饭而食。他们不用筷子,用手抓吃。日常佐膳品多系碎肉咸鱼,杂以盐椒葱蒜。他们常饮井水或溪水,不喝茶,但爱饮酒。通常是三五朋辈围在一个酒坛四周,用长竹管插入坛中,轮流吸饮。都市中较富有的人家,他们要喝牛奶、咖啡、果汁、洋酒,也吃西餐或中国菜。
    在穿着方面,老挝族人多保持其传统的方式。除了都市中少数人已趋向西化外,乡村中一般男子多裸露上身,下衣如沙笼,常将前面折卷,经由两股而束于背后腰带。妇女常穿圆裙,下垂至膝,色多暗褐。
    她们多留长发,云髻略向左倾,饰以簪珥。
    乡村中老挝人居住的房屋,系一种高脚屋,用竹木构成,屋顶尖形,屋的脚下一层,用来豢养家畜。
    老挝族人的葬礼分火葬、水葬、土葬三种。中等以上人家采用火葬。水葬系用来对付死于非命者,例如疫疠、天花、雷殛、自杀、妇女难产而死亡的人,被认为是遭受天谴,应投入江河中。贫穷人家没有财力负担火葬经费,只能采用土葬。
    老挝族人的文字是由四十四个字母拼音而成的单缀语,与泰国文字大同小异。
    少数民族的人口,共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卡族是老挝境内最古老的民族,人口超过四十万。他们散居全国各地,分成许多部落。他们居住在山区和高原上,多数是靠耕种山地和畜牧过活,种植的作物是旱稻、蔬菜、玉米、棉花等。在农闲时期,有许多卡族人到老挝族人聚居地区种植咖啡的农场做短工。他们保持其本民族的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
    苗族人口超过二十万,分别聚居在老挝北部的川圹
    、
    琅勃拉邦、桑怒、丰沙里、会晒等省的高山上,以川圹省为最集中;在酋长领导下,多年来形成了特殊的地方自治区域。他们性情忠厚,耐劳刻苦,在山地种植稻谷和杂粮,颇能自给自足。他们也擅于狩猎,经营畜牧业。
    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信奉鬼神,崇祀祖先。
    鲁族人口未超过十万,居住在与中国、缅甸交界的地区。他们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