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外国报刊通讯社和港台报刊对叶剑英同志国庆讲话的反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10-28

    【本刊讯】中共中央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同志九月二十九日所作的《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以后,外国通讯社、报刊和香港报刊纷纷进行报道,发表大量评论,大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意义重大。苏联、越南等国的报刊、通讯社和台湾报刊进行歪曲和攻击。现综述如下:一,关于《讲话》的意义。
    共同社指出《讲话》“具有历史意义”,泰国报纸说《讲话》“是确定和指导中国今后若干年行动的重要文件”,“指出了中国应走的历史道路”;美国《新闻周刊》说,《讲话》“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国际共运中最值得注意的文件之一”。
    有些评论认为,《讲话》是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的总结,也是中国最大胆最全面的国情演说,它归纳了中国现政权的总的想法,使中国现在的政策更加明确。泰国《泰商日报》认为,《讲话》敢于面对现实,面对历史,面对真理,以负责的态度讲出负责的话,值得细嚼也值得深思,在客观或主观上对中国都是有利的。日本共同社记者说,“毫无疑问,这篇讲话作为建设现代化的总动员令是具有莫大的魄力的”,“它将确定新中国八十年代的基本路线,非常值得注意”。美国记者说,《讲话》“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自我批评”,“突出反映了中国抱有远大的希望”。马耳他报纸说,《讲话》“在公开承认错误和指出弱点及其所付的代价方面表现了值得称赞的勇气”。英国记者说,《讲话》的目的是要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更大的努力。北欧四国通讯社驻北京记者认为,《讲话》将成为重要学习文件,并“将在中国引起热烈的讨论和思考”。二,关于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
    法新社记者说:“叶元帅以明确的措词赞扬了毛泽东,然后对他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口气是尊重的,但是毫不含糊。”澳大利亚报纸说,“叶的讲话用很大一部分赞扬毛,但他的侧重点是放在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价值,而不是他个人对国家的统治”。香港《快报》认为,《讲话》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态度比较诚恳,由党负起大部分过失之责”。美国教授利伯索尔说,“中国人是非常小心地把他(毛泽东)作为一个正统的象征维护起来”。
    香港《天天日报》发表社论说:“评价有两点好处:(一)说明任何革命领导者并非一定没有错误,并非不可批评,由是而足以一洗‘凡是主义’的幼稚病;(二)将领导人物从神化的渲染中移动一下,使大家无须再沉溺于政治迷信,可使政治现代化努力更易于促进。”
    苏联塔斯社诬蔑毛泽东思想是“民族主义的小资产阶级概念”,攻击《讲话》“企图保留毛主义的实质,摆脱毛主义明显破产了的论点和原理”。三,关于对文化大革命和建国三十年的评价。
    西方记者说《讲话》“对文化革命这段历史作了史无前例的自我批评”,香港报纸说,《讲话》对建国三十年来作了正确的评价。
    外国和香港报刊普遍认为,《讲话》对中国建国以来的头十七年作了肯定的总结,但承认了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扩大化、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瞎指挥、一九五九年反右倾偏差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态度是坦率、诚恳和负责的。许多外国记者都特别重视《讲话》中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教训和评价的分析和阐述,纷纷突出报道了讲话关于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各族人民遭受的一场骇人听闻的浩劫”的提法。南通社记者说,“讲话代表中国共产党对过去的错误和缺点承担了责任,带有自我批评的调子”,“讲话对文化革命的估价同十七年的估价截然相反,没有列举任何一个积极成果。这种评价尽管是初步的,但是是新的评价。”很多外国报刊认为,《讲话》“对极左路线判了死刑。”法新社记者说,“叶元帅从理论上深刻分析了林彪和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还有一些外国记者猜测说,“由于叶剑英在讲话中肯定了八大重要文件的正确性”,因此,“实际上是为恢复刘少奇的名誉扫清了道路”。
    香港《南华早报》说,《讲话》“对过去三十年的成就、挫折和错误作出官方的评价,是恰当的”。“这是现在的集体领导的一个果敢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熟了,正在高瞻远瞩”。泰国《中华日报》也说,“可贵的是,中国对过去三十年令人喜悦的成就和使人痛苦的错误已经有了正确的评价,并将据以作为争取更大成就和避免重蹈错误的指导原则,这应该是可喜的现象”。四,关于我国国内形势和四个现代化建设。
    美国《新闻周刊》说,中国“党的领导机构已经巩固,四个现代化的方向已变得几乎不可改变”;日本共同社说,《讲话》“是向九亿群众发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总动员令”。
    不少外电外报认为,《讲话》敢于对三十年功过是非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和评价,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形势的稳定和中国领导人的决心和信心,而且,只要中共吸取三十年来的教训,今后的前进步伐就会加快。路透社记者说,《讲话》强调过去的一些错误的目的,是呼吁大家团结,为实现四化作更大的努力。法新社记者说,在中国,“现在受到鼓励的唯一的革命是经济革命,中国正在转而依靠专家们来弥补二十年来的经济错误造成的损失,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共同社记者说,“中国已建立举国一致的体制,实质上是建国后第一次奠定了举国上下努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美国《新闻周刊》说,中国的“极端分子已完全孤立,他们想要改变中国的方向可能已为时太晚了”。日本报纸认为,《讲话》可能是为了向世界表明,“对中国现体制来说,不管有什么困难,也不允许现代化政策失败”,“走向八十年代的中国,当前处于从未有过的安定状态并充满强烈的信心。”
    也有一些外国报刊认为中国还有不稳定因素和要解决的问题。
    苏联报纸恶意宣传我国内形势“悲观”,越南报纸也恶意宣传我国内“还有许多矛盾和棘手的问题仍不能迅速解决”。据台湾报纸报道,蒋经国攻击大陆出现了“危机”,叫嚷要“复国”。
    五,外国和香港许多报刊认为,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取决于四个现代化的成败,而目前最重要的是安定团结。
    美国《新闻周刊》说,“谁统治中国的问题最终取决于四个现代化的成败”。日本《东京新闻》指出,“只要现代化政策扎实地取得进展,中国政治就不可能再度逆转。目前最重要的是领导机构的安定团结”。西德《法兰克福评论报》认为,“新路线的兴亡取决于群众与领导的团结”。香港报纸也强调说,“假如能够保持安定,中国的前途就是光明的”,“在一个稳固和稳健的领导班子领导下,人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是会实现自己确定的宏伟目标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