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格韦茨曼专稿:《基辛格回忆录:坦率的见解不使人意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9-28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九月二十四日刊登格韦茨曼发自华盛顿的一篇专稿,题目是《基辛格回忆录:坦率的见解但不使人感到意外》,摘译如下:
    亨利·基辛格回忆录的第一部分摘要今天发表了。虽然它没有透露什么令人吃惊的事情,但是它确实非常坦率地谈到了对前总统尼克松、中国领导人和苏联领导人的一些印象。
    《时代》周刊在下个月出版之前,向北美出版社购买了《基辛格:白宫的岁月》这本书的摘要的版权。这家杂志今天下午发表了九页新闻报道,它说,报道概述了回忆录的第一部分内容。《时代》周刊的一位发言人说,摘要的原文要到明天才能得到,因为要同基辛格和他的代理人进行合同安排。
    这本书涉及的时间到尼克松第一任期结束为止,那时,基辛格依然是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是于一九七三年九月成为国务卿的。
    《时代》杂志刊登的摘要着重叙述了众所周知的基辛格对中国领导人的好感、对俄国人的不信任和对尼克松的矛盾心理。他同中国领导人一起于一九七一
    ——一九七二年期间对尼克松政府打开同中国的关系作了秘密安排。他同俄国人一起帮助制订了缓和政策。尼克松让他成为政府对外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但是,他同尼克松在一起从来没有感到非常舒服过。基辛格对尼克松的看法有关尼克松,基辛格写道:“公众给尼克松描绘的形象是一个对战战兢兢的下属大声发号施令的傲慢的总统,这是最大的歪曲。”
    基辛格写道:“尼克松厌恶直接下命令,他尤其厌恶向那些可能不同意他的意见的人直接下命令。他几乎不惩罚任何人,他也从来不压服某一个内阁的成员。每当他遇到不服从领导的现象,他寻求在违反者不知道的情况下来达到他自己的目的。”
    基辛格说:这就造成了“一个四分五裂的政府。政府里的每一个成员在受到压力时几乎都是自己照顾自己。这样就使尼克松产生了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使尼克松的班子缺乏一种团结力量,也就为水门事件的发生造成了一个根本的原因”。
    基辛格对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敬佩已为大家所知道,摘要中也强调了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毛先生,基辛格说:“在我所见过的人中,也许戴高乐除外,谁也没有象他那样表现出一种全神贯注的自然意志力量。他主宰着会场,但不是靠大多数国家为了赋与领袖某种程度的尊严而布置得富丽堂皇的气氛,而是靠几乎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势不可挡的压倒别人的原动力。”
    这位前国务卿说,周先生是“我平生所见到过的两三个最能感人的人物之一”。
    基辛格任职期间总是认为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比不上中国的领导人,摘要的内容同他的这个观点是一致的。
    关于勃列日涅夫,基辛格写道:“当他的话正被翻译成另外一种文字时,他会不安地跳起来,踱来踱去,同他的同事们大声地交谈,甚至不打招呼就离开房间,然后又回到那里。”
    基辛格说:“因此,同勃列日涅夫谈判就有这样一种稀奇古怪的特征,他任何时候都可能不见了,或者,当你讲得最有说服力的时候,他不是全神贯注地听你说话,而是硬要你吃东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