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日《东京新闻》驻北京记者报道:《低效率和官僚主义,令人担心的中国现代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9-01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八月二十七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山本岩发自北京的一篇报道,题目是《低效率和官僚主义,令人担心的中国的现代化》,全文译载如下:
    “悠然自得,慢条斯理。使人感到在日本一天可干完的事,在中国得用十天。”去北京赴任之前,我的前任特派记者不知讲了多少次,耳朵都磨出了茧子,我带着这样的印象来到北京,那是六月底的事情。至今约五十天,尽管我早就有思想准备,但是,这个国度的官僚主义和效率之低真是使我大吃苦头。以日常经历的区区小事来谈论人家的至关重要的“政策”是失礼的,但是我在想:“中国的现代化就这样真的能搞成吗?”左等右盼盖章八月初,从北京站发来了行李已到的传票。五月二十日从福冈发出已经过了约两个半月。妻子和孩子高兴得抱在一起。
    傍晚时分,我在海关和火车站办理手续。在火车站的窗口问:“明天雇卡车来取,怎么办手续?”坐在里面的一位年轻妇女眼皮不抬,嘴不张,一把抓过传票,砰地盖了一个章,唰地扔了出来。接着我又步行到搬运处,那里回答说:“明天上午发送。”
    第二天一早,孩子七点钟左右就跑到外面去等了。到了中午还没有来,因而便前往催促。对方满不在乎地说:“下午送”。可是直到五点也没有来。打电话问了一下,对方回答说:“到火车站去问了,他们说盖的章是昨天的日期,不能提货。”火车站也有火车站的问题,可是搬运处为何不早通知我们呢?事到如今即使再嚷也是马后炮了。第二天早晨,又去北京车站切实地确认了日期,对搬运处叮嘱说:“一定要今天送到。”不归我们管下着雨,卡车开来了。大小木箱一共六个。重的可能有一百公斤。可是五六个搬运员卸下木箱就要走。我赶忙请求说:“请搬到二层(我的家)。”回答只是一句话:“这不归我们管。”就是说,要拆开箱子把东西搬到家里请向别的部门申请。如果要找那样的地方,又是填表又是别的,肯定又得两三天。脸一扭:“没有”没有去买东西经常听到一句话:“没有”,绝对不会说“对不起,卖完了”一类的话。都是带答不理地说:“没有。”
    在专为外国人设的“友谊商店”买了一个电炉子。插头是两相的。我们家的插销座是三相的,因此想另买一个插销座,回答是:“没有。”我又问在哪儿卖,回答说:“不知道。”
    最近中国政府认真反省承认有这种情况,可是在这个国家根本不考虑消费者的方便和喜好。续·没有从今年初开始,在北京可以买到日本制的七星牌香烟了。刚来时,在外国人居住区的商店一条(十盒)卖九百日元(用中国钱不行)。我掏出一张一千日元的票子,回答说:“没有零钱找。”第二天又去买,还是“没有(零钱)”。又过一天我想用支票去买,一下子涨到了一千一百日元一条。
    “国际俱乐部”通知说削价处理香烟。过两天去看看,陈列柜上了锁,表示:“没有。”第二天又去,这次说是卖烟的人不在,没有卖给我。实在可怕四人帮最近一期的《人民中国》登了一篇报道,说打倒四人帮后,饭店的服务态度好起来了。听说四人帮时期把服务一类事情说成是“资本主义的恶习”。饭店的墙上贴出“就餐者要自送碗碟”的“命令”,“服务员”犹如“交通警察”“指挥”着不知东南西北的客人。四人帮实在可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