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美报社论:《倒向北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9-01

    说尼克松执正时开始、现在正在取得的戏剧性结果的倒向北京的做法,实际上是倒向不偏不倚。国际交流署报道,美官员说美决定要使美中关系达到政治上密切合作的水平
    【本刊讯】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八月二十九日发表一篇题为《倒向北京》的社论,摘译如下:
    在中苏争端中,美国没有真正的盟友。这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
    一个原因是,三十年来,美国承认并与之贸易的是苏联,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实际上是同莫斯科结成联盟反对中国的。虽然这并不是本意,也没有被承认,而是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尼克松执政时期开始、现在正在取得戏剧性结果的倒向北京的做法实际上是倒向不偏不倚。
    蒙代尔副总统在北京发表的、向中国人民广播了的讲话,就是以最大胆的方式表示了这种新政策。他正确地认为一个“强大、安全和现代化的中国”是符合美国的利益的。他警告说,“任何国家如果想在世界事务中削弱或孤立你们,它的这种立场就同美国的利益相对立。”这显然是指苏联。已宣布的具体步骤确实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其中包括派美国筑坝人员去增加中国的水力发电能力(并削弱石油输出国组织对能源的控制)和提供进出口银行信贷保证。由于中国以前避免借债,所以这种做法是谨慎的。已宣布的大多数其他新步骤都使中国得以同美国建立美国同苏联保持的那种关系。
    在蒙代尔讲话的同时,肯尼迪机场上发生了弗拉索娃事件,这是一种巧合。
    这类事件可能由于进行报复而升级,但是,只是在两个大国想这样做的时候才会引起这样的升级。两个大国都不应当希望这样做。美国做了根据人权准则
    ——苏联口头上也表示要尊重这些准则——应当做的事。苏联毒化两国关系是不会得到好处的。盲目地实行纯粹的均势战略可能要求美国成为中国的军事盟友,一起反对苏联。中苏两国中,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是弱者。但是,中国人口众多而且富有才干,它不会老象现在这个样子的。两国今后的统治者如能采取灵活态度,有朝一日是会结束它们现在正在设法缓和的争吵的。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中国完全能够象苏联那样触犯美国的价值标准和利益。
    同中国的缓和是可取的,但是对于能指望这种缓和走多远,是有一定限度的。莫斯科应当和华盛顿同样清楚地看到这种限度。
    【国际交流署华盛顿八月二十九日电】副总统蒙代尔本周在北京大学发表讲话时,看来险些儿就要宣布美中之间直接结盟了。他的助手们说,这种印象不是故意造成的。然而,很明显,就象一位美国官员所说那样,卡特政府已经有意识地决定要使美中关系达到“政治上密切合作的新水平。”
    只要别让这种政策失却控制而使美苏关系可能受到危险的影响,那么这种政策就只会带来好处。就在蒙代尔发表讲话之后,中国方面宣布中国总理华国锋(他也是共产党主席)将在一九八○年访美,卡特总统也将去中国。
    美国所以希望同中国改善关系,并非只考虑到商业上的好处,尽管这种考虑显然是有的:也不是由于希望使中国同俄国闹翻而从中渔利。美国还迫切希望在解决越南船民问题上取得中国的意义重大的帮助,并说服中国人对美国同北朝鲜和巴基斯坦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施加他们的影响。
    然而,华盛顿必须小心谨慎地向莫斯科表明,在美苏关系和美中关系方面,克里姆林宫本身的政策允许美国在多大程度上持不偏不倚态度,美国便准备在多大程度上持这种态度。当然,美国反对向中国提供军援的政策绝不能有所削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