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美报社论:《蒙代尔在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8-30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八月二十八日发表一篇题为《蒙代尔在中国》的社论,摘译如下:
    美国新的对华关系需要美国副总统蒙代尔目前对中国的访问给以明显的推动。要使这一关系造福于两国,造福于世界和平,就要使中美两国人民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情况。今年早些时候,美国人已通过他们不受限制的新闻机构认识了中国副总理邓小平。现在,处在共产主义制度之下的中国人也第一次被准许听了一位美国领导人向他们发表的讲话。在蒙代尔在北京大学发表历史性的广播讲话之前,还有另一个表明中国实行新闻自由的少见事例——二十年来第一次公开讨论中国经济情况。这两件事都适宜于华盛顿和北京关系“正常化”取得进展。
    应当指出,这种正常化在一些宣传得比较少的方面是进展相当迅速的。在各种级别上就技术和教育这样一些问题达成的协议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内就签订了。据一位不在政府中任职的美国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说,这样迅速地取得成就简直是“奇迹”。而最大的奇迹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贸易协定的签订。
    但是最近,同起初那阵风比较起来,似乎有些沉寂了。由于美国立法程序的缘故,中国一直在担心使它享受最惠国地位的贸易协定能否生效。美国人看到中国的经济问题,也不知道“新的对华贸易”究竟有多大的潜力。
    蒙代尔的这次访问是他的一名助手称之为“为正常化的骨架充实一些具体内容”的做法的一部分。使这一进程继续下去,对双方都是重要的。
    但是,对于这一进程必须联系在结束几十年断绝往来的局面所带来的最初的欢快情绪过去之后出现的情况去看。今年夏天,北京坦率地公开讨论了中国的经济问题。据认为,这不仅是为了让中国人了解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而且也是为了让美国实业界人士了解这些情况。
    据报道,政府将不把给中国最惠国待遇一事同给苏联同样待遇一事连系在一起。
    国际政治形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美国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要不偏不倚,这是重要的。历史并没有说明,我们同一个共产党大国建立良好关系,必须牺牲同另一个共产党大国的良好关系。相反,同一个共产党大国建立良好关系反倒会促进同另一个共产党大国的良好关系,因为哪个共产党大国都不想既彼此为敌,又与美国作对。
    所以,应当把蒙代尔在北京向损害中国稳定的国家——虽然没有点名但意思是指俄国
    ——发出的警告同美国与莫斯科保持稳定的关系这二者结合起来。莫斯科和华盛顿不能让美国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采取的必要的后续行动损害得之不易的苏美缓和,之所以要这样,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本身就是理由,而且是充分的理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