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苏报报道:《能改良土壤的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8-29

    介绍在一条运河里放养鱼类后,解决了长草问题,使河水畅流,鱼也繁殖起来
    【本刊讯】苏联《消息报》七月十二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能改良土壤的鱼》,摘译如下:
    卡拉库姆运河及其分支集水排水渠网全长约两万公里,在从远东引进的鱼类帮助下,流水畅通。
    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动物学研究所水生生物学和鱼类学主任、生物学副博士阿里耶夫手里拿着两张照片。一张是一片见不到水的密密麻麻的芦苇丛,另一张是水面如镜的运河。
    阿里耶夫作了简扼的说明:“这是草食性的鱼放养前后的集水渠。”在好的条件下,白鲩鱼(即草鱼)成活一个月后,每昼夜所食的草,相当于它本身的体重,而这时它的体重已不小了。
    专家们认为,卡拉库姆运河,适于草食性的鱼的成长。白鲩鱼的体重增加一公斤,需要二十三公斤水草。即使水温达到三十八度,也不会使其食欲减退。一岁的白鲩鱼和白链鱼在含有盐分的水中也能很好地成长。
    防治土库曼运河长草,是该共和国土壤改良专家一项由来已久而又复杂的课题。约在二十年前,当卡拉库姆运河迅速伸向阿姆河西部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显得十分尖锐。一九五八年,阿姆河水在克尔弗斯克水库净化后注入运河。接着芦苇就在运河全线繁殖起来。运河输水能力迅即比原设计减少了百分之六十至七十。怎么办呢?在运河一段五、六十公里长的河段上,要放进起码的用水,挖泥船就得疏浚近一万公里长的沟渠。采取人工割草办法,每一公里长的集水渠得花费三百到四百个劳动日。最有效的除莠剂也使人失望:芦苇在美好的阳光下继续生长。
    共和国科学院制定了用生物来同水渠里的植物作斗争的方法。作为试验,引进了数百万条白鲩鱼苗和白链鱼苗。它们逐渐在河中产卵,远东鱼终于“生儿育女了”。
    现在,象上面所说的运河长草问题已不存在了。阿姆河水几乎有一千公里畅通无阻。采用“养鱼方法”解放了成千上万的劳动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养鱼业也成了共和国国民经济的一个出色的部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