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日刊文章:《苏联完成了对日本的包围》(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8-26

    说苏“明斯克号”航空母舰部署于远东,而且在日本周围游弋;苏加强了国后、择捉的基地,其军货船在北海道两个海峡活动。日本已完全处于苏联的军事包围之中
    【本刊讯】日本《现代》杂志八月号刊登评论家保阪正康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完成了对日本的包围》,摘译如下:
    “苏联‘明斯克号’反潜航空母舰的行动方向被详细地报道了,说它是对东京发达国家首脑会议进行威胁。然而,可怕的事情反倒是在今后。因为不管怎么说,它今后会常常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出发到日本周围活动。运用了苏联最新科学成就、别名‘活动的电子基地’的航空母舰,将在日本近海反复进行登陆演习和护卫运输演习。这样就完全布置好了对日包围圈。从日本防卫的立场出发,不能不认为进入了非常严重的时代。”
    接近防卫厅人士的军事专家不回避作这样的断言。目前的状况是:即使说苏联军货船经常往返于津轻、宗谷海峡,北海道周围的制海权已被苏联掌握,也不言过其实。
    在离稚内四十公里的萨哈林(桦太),有苏联的航空基地和导弹基地,驻扎着登陆部队和海军步兵两个师。其背后是苏联远东部队司令部的所在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这里已形成了能自由自在地投入陆军三十一个师,约三十一万精锐部队的态势。远东部队的左右手“由于‘明斯克号’航空母舰部署在远东,日本海的制海权将归苏联太平洋舰队所有,大概将在西太平洋同有力量的美国海军之间展开激烈的活动。”因此,美苏在南中国海和日本海沿海的对抗将正式形成。
    现在也有人害怕,日本海方面和太平洋方面会被苏联的军事力量包围,如果目前的均势遭到破坏,就很可能立即受苏联军队的侵犯。
    “如果把以国后、择捉和堪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看作左手,把越南的金兰湾看作右手,那么也可以说是包围日中的包围圈。因此,如果中苏发生军事冲突,左手甚至会开始单独行动……。当前苏联大概想把单冠湾和金兰湾连结起来,切断美国的西太平洋防线。左手大概将常常作手指的屈伸运动。”(接近防卫厅人士的军事评论家语)
    所谓手指的屈伸运动,就是对对马、津轻、宗谷海峡施加压力。“明斯克号”就是起关节的作用。
    但是,假如左手什么时候暴怒而使劲握紧拳头,那么,北海道就会在顷刻之间被捏碎。在离五公里的地方有苏联兵从根室市内乘车东行,三十分钟左右到达纳沙布地角。从这里的“望乡之家”——用从北方领土撤回来的人捐款建造的——眺望太平洋,肉眼就能看到几个岛。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大约五公里外的贝壳岛的灯塔等,近得就象在眼睛和鼻子跟前一样。在天气好的日子,可以清楚地辨认出对面十公里远的水晶岛上的监视塔。水晶岛的监视塔高十米左右,苏联士兵在上面来回走动。在监视塔旁边有象半圆椎体形状的兵营那样的建筑物,并排还有仓库。勉强而又勉强的苏联经济防卫厅的军事评论家强调说:“举例说,只要美军不向苏联动手,苏联大概也不会考虑侵犯北海道。苏联的最高国策是以不和美国开火为支柱的,所以没有那种可能性。不过,万一欧洲出了事,美国的第七舰队调往那里,日本近海成了真空,中国和日本的结盟有了明显进展,对苏包围圈建立了起来,那么,苏联大概也就可能找出某种理由把目标对准北海道。”
    实际上,这种担心意外地多。可以说,这个想法,并非出自生理上对苏联反感和害怕,更具体地说,它具有能有说服力的根据。
    苏联竟在东京发达国家首脑会议开会的时候让“明斯克号”出来游弋,表明苏联相应地产生了危机感。
    “苏联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可能从根基上崩溃的苗头现已出现。因此,它拼命想重建态势。而且,苏联经济命中注定必须通过增加军备来发展。一个国民生产总值和日本相等的国家,拥有几十倍于日本的战争力量,这本身就可以说是经济的失败。”(防卫大学讲师田中弘已语)这个意见把苏联这个国家所存在的矛盾揭露得淋漓尽致了。(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