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港报译载美刊文章:《飞天自行车飞越英海峡记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6-29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六月二十五、二十六日译载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飞天自行车飞越英海峡记详》,摘要转载如下:
    上星期某日破晓不久,在英格兰的福克斯东的白垩崖下码头上,有一件古怪东西在摇摇晃晃移动。这东西看去像是只大蜻蜓,透明的翅膀长达九十六英尺,下面是一个自行车架子:车座,脚蹬子,一条车链,是用来发动一个塑料推进器的。在这重七十五磅的飞行机器的半透明机壳里,是个戴眼镜的瘦高个子,加利福尼亚州杜拉尔人,名叫伯里安·艾伦,二十六岁。他穿一条运动短裤,一双骑车的皮鞋,头戴塑料安全帽,穿一件红色救生衣。
    二小时四十九分钟之后,艾伦和他那“蝉翼信天翁”在法国的格里—奈角的沙滩上着陆,离出发地点水程二十三英里。这是第一次用体力为动力,飞越英吉利海峡。
    这次壮举在世事纷扰中,像一阵清风,鼓舞人心。巴黎的《法兰西晚报》的标题是《飞天自行车手的胜利》。有位英国漫画家的画面是:“蝉翼信天翁”正在飞来,一个法国人叫道:“我的天,看来英国确实是在闹汽油荒!”美国驻伦敦大使伯路斯特抑制不住心头高兴,在飞行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有人说,这是我们看到的解决能源危机最有建设性的办法。”
    主持“信天翁”的智囊是设计师麦克格里底,加州巴沙地那的航空工程师。
    麦克格里底是位滑翔机的驾驶员,一九五六年曾成为美国第一个国际滑翔冠军。两年前,他的另一架以自行车发动的飞机“蝉翼神鹰”,在加州夏夫特成功飞行了一点一五英里8字形的航程,获得了克来默奖八万六千美元。“神鹰”也是由艾伦驾驶的。
    这次克来默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人力为动力,飞越英吉利海峡,奖金十万英镑。麦克格里底需要这样一架飞机,其轻度可使艾伦腾空约两小时,可是机身结构坚强,可以经受住海峡突然出现的变化无常的阵风。麦克格里底把精细的空间技术和人的一双健腿结合起来。他用计算机算出应力、风力和其他关键性的因素,确定“信天翁”的机翼应该更窄、更轻。把关系重大的飞机重量,“一两一两地减少”。在他工作完成时,“信天翁”好不容易比“神鹰”轻了十三磅。
    起飞的日子只在前一晚才知道。麦克格里底是在等候一个难得的没有风的清早。在天气预报表明可以起飞时,艾伦吃了一顿高碳水化合物的中国饭;就在上午五点十分起飞前,他又狼吞虎咽,塞下大量卷饼和水果——艾伦认为这是最好的燃料。一位在海峡航行多年的老船长,在晨光熹微中看见他们聚在一起,说道:“这些美国佬头脑发昏了。”机务人员站在一旁,艾伦安安稳稳爬上飞机,深深吸一口气,拼命蹬车,飞机沿着临时在码头上搭的木制跑道前进;他要发出半匹马力,使飞机能够离开地面。突然之间,“信天翁”一转身,停了。它的两个小小的塑料轮子,有一个坏了。
    轮子赶紧换上,艾伦再次蹬车。这一次,这架飞天自行车轻而易举地起飞了,上升到二十英尺,飞到了水波不兴的海面上空。水上一小队载着救护人员和记者的船只上欢声四起。“这浑小子飞起来了!”“你可真不错!”“加油,伯里安!”以前从未在水面上飞行过的艾伦,集中力量,保持每分钟蹬七十转的速度。他的说法是:“飞机往下垂了,你就得蹬快一点。”
    对于“信天翁”和水面上这许多跟随的人,几乎每分钟都神经紧张。飞行中途,来了一艘超级油轮。和驾驶员以收发无线电话保持联系的麦克格里底,把情况告诉了艾伦,艾伦就远远地躲开它。来瞧热闹的直升飞机不能靠近,因为它们会使空气激动。有两次一条记者船离得太近,救护人员就喊他们靠后。半路上有了顶风,“信天翁”的速度从每小时十二英里减到很危险的、几乎飞不动的九英里半。
    艾伦加速蹬车,却面临一个新的危机——失水。在这封闭的、潮湿的机舱里,艾伦汗流浃背,把两大壶水都喝干了。他那无线电话的电池也快完了,他只能从耳机中听到传来的话,却不能回话。“信天翁”降到离水面不到六英寸,精疲力竭的艾伦向一条救护船招手,表示顶不住了,请用绳把飞机在空中拖着,走完剩下的八英里。
    可是,不知怎的,当他上升十英尺,以便救护船靠近时,他觉得气流平静了,突然又鼓起劲来。此后的航程,“信天翁”远离水面。正好:麦克格里底在离岸半英里处看见一样黑乎乎的东西,估计是条大鲨鱼。到了最后的四分之一英里,艾伦说:“我的两条腿不管事了。”他双腿抽筋,但还是蹬呀蹬。最后,格里—奈角依稀在望,他对自己说:“他妈的,我终将飞到了。”
    在观众的欢呼中降落后,艾伦承认,要他再飞十英尺也不行了。他混身大汗,可是高兴极了,蹒跚着走出飞机,接受花束和一位欣赏他的女观众羞答答的亲吻。
    在电台、电视台和报纸报道“信天翁”时,这架价值一千六百美元的飞机运到巴黎航空展览会去了,和最新式的千百万美元的航空工业中的杰作放在一起。“信天翁”的一位机务人员打电话给酒店,为麦克格里底和全体机务人员订房间。回答是:酒店全部客满。
    他挂上电话,想了一下,又拿起电话:“是给刚刚蹬车飞过海峡的人订房间。”
    “是,是,先生,您要多少房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