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路透社说:中国经济新方针逐步明确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5-28

    【路透社北京五月二十四日电】(记者:格·厄恩肖)中国经济经过几个月的捉摸不定的局面之后,新的方针终于逐步明确了。
    还没有就这个国家的新经济方针发表明确的政策声明。这可能要等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
    但是新方针显然将把侧重点放在依靠现有的装备而不是进口技术,放在轻工业而不是重工业,并将继续改革这个国家的经济体制。
    中共中央不久前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口号,似乎概括了中国领导人两三个月来对经济工作的轻重缓急做了重新估计之后的态度。
    调整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已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变化之一。现在把轻工业和农业放在重工业之上。同去年相比,这是在政策上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在去年宣布了实现现代化计划之后,中国领导人开始同许多外国公司谈判,目的是选购范围非常广的技术和装备。他们希望这将使这个国家在很短时间里很快进入工业化国家的前列。
    但是,北京制订经济计划的人,于今年早些时候认识到没有那么容易。由于外汇匮乏和担心对外国银行负债,结果就对整个情况重新加以考虑,同外国公司签订的一些合同已暂时取消。
    去年年底,中国曾热衷于从西方购买大批的东西,这种局面大概不会再出现了。但是,这个国家显然还是决心采取扩大同西方签订贸易合同的方针,虽然速度会比过去合理一些。
    在新的目标中,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可能是最难实现的,虽然在这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有迹象表明,在工业方面作出某些决定的权力正在下放,现在在尝试把工厂的管理权重新交给经理。
    在农业方面,目前正继续实行扩大地方自主权的政策,鼓励小的农业单位种庄稼要因地制宜。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五月二十二日刊登一篇述评,题为《中国调整现代化政策,谋求加强经济素质》,摘译如下:
    中国以部分保留进口日本成套设备合同的形式,从三月底开始调整现代化政策。现在已经知道,这个调整政策不是当初预测的修修改改,而是长达两年至三年的包括结构上的变革在内的中期政策。
    以加强中国经济的素质为目标的这种政策调整,这次是第二次。第一次是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五年期间。
    调整政策,当前是停止不急需的大规模投资和有效地利用现有设备,在这一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对日贸易。
    但从长远来看,将成为形成更稳定的经济关系的良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