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意大利《时代》杂志载文谈流亡在印度的西藏儿童《流落到高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4-29

    原文提要:八百名西藏流亡儿童在印度一个荒凉地区靠施舍为生,他们已被世界遗忘;这个地方在海拔三千六百米的高原
    【本刊讯】意大利《时代》杂志四月十四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流落到了高原》,摘译如下:
    每天上午十一点左右就开始刮风。荒芜的高原和干枯的河道飞沙走石,风带着沙石袭击着山岩。没有任何东西能制止风沙,因为印度达拉克邦的首府列城没有树,只有一些稀疏、干枯的丛生植物。有时风是这样大,以致放学归来的孩子们不得不手挽着手前进,不然就会被刮倒。这是一些穿着破烂、营养不良的孩子。寒冷和饥饿使他们遍体鳞伤,面庞瘦削,身上长满湿疹,眼睛显得特别大。有时,他们当中最小的一个会被风刮得拉不住同伴的手,孤零零的被拉到后边,但没有一个人能听到他的哭声,他好象是被世界上的痛苦完全包围起来:这是被遗忘了的孩子的哭声。
    在列城,这些被遗忘了的孩子们大约有八百个。他们是从西藏来到这里的。北京的军队在一九五九年进入了西藏,很多西藏人留下来了,另外一些人象达赖喇嘛一样宁愿过流亡生活。下面是洛泊桑·特津的描述,他是列城的一个喇嘛,一个佛教徒,列城是在海拔三千六百米的一个地方,这里有一些住家。这个地方离世俗世界并不远,也就是说,不远处就是印度的斯利那加城,但这里是很不便利和危险的,从十月初开始下雪之后有连续八个月的时间无法同外界沟通。在列城,商人和军人在夏季一直到暮春仍然东西缺乏。
    特津接着说:“印度是个穷国,这我承认,但是,政府看来几乎不知道这些人生活在这里。”所以,这就发生了一些事。这位喇嘛要当局干预,施加各种压力之后,得到的结果是,给每个难民一份口粮。这已经很不错了。然后是为孩子们争取一点东西:这一活动是顽强的,今天得到了结果,即建立一个叫作乔格拉姆萨尔的乡村,是在世界各地人们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在乔格拉姆萨尔象在列城一样,生活是极为艰苦的。为了活下去,包括孩子们在内的所有人都必须干活。每天早晨五点就得起床。十岁到十四岁的大一点的孩子都要到印度河去汲水,小一点的孩子要去清除夜间刮到菜园中的石块。八点左右给一碗奶粉,接着去上学,午饭是“馍馍”,一种蒸熟的面食,另外还有一杯咸味奶油茶。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只是到了夏天才偶而给一点土豆、白菜、西红柿。肉是从来见不到的。
    特津张开双臂说:“我知道,这是太少了,然而,这个村子的孩子们还真是幸运的。”另外有五百五十个孩子生活在高原上的十个难民营里,那里既没有床也没有被子,维持活命靠的是军队给他们双亲的一点配给物:每人每月十二公斤面粉、八百四十五克糖、二百克盐和一升半煤油。这点东西刚刚能维持到不致饿死的地步,就是这点东西政府还打算停发:新德里说,难民们可以收获他们的土地上种出来的东西。特津激动起来。“每个人平均只有一平方米的土地,而且满是沙石,庄稼穗常常在茎上被冻坏,这算什么土地,能有什么收获呢?”
    塔斯基·多贾在西藏曾是一个富有的牧主。现在,他同妻子和三个孩子住在一间四平方米的房子里。房间里没有火炉。这位喇嘛说:“我们需要过滤器以便把水过滤干净,然后我们还需要幼儿园和工厂,在那里能教会眼看就要长大的孩子们学一种手艺。但是,这些计划都需要钱。在列城,幸亏生活是便宜的。”他带着讽刺的微笑说:“每个孩子每月的生活费是一万八千里拉,有人告诉我说,这差不多是你们西方人付一顿晚饭的钱。”年老的特津不作声了,他好象是讲了不合适的事,在沉默中传来一阵哭声,但它很快就消失了。风从远方带来一阵没完没了的巨大声响:这也许是山崩或者是遥远的地方突然发生断裂的声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