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日《时事解说》短评《冷下来的中国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4-28

    说中国的现代化计划一切都要同时发展的倾向过分强烈了,现代化的速度也有点过分快了;因为如此宏伟的计划如果一齐推进,就很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混乱
    【本刊讯】日本时事社出版的《时事解说》杂志四月六日刊登一篇短评,题目是《冷下来的中国热》,全文转载如下:
    一度气势磅礴的中国热,最近好象也有点冷下来了。
    譬如对工厂建设的指望有的遇到障碍,几项商业谈判保留下来等等,日中贸易由绿灯变成了黄灯。虽然未必会变成红灯,但是不可否认,迄今中国和日本的交往有很多应该检查的地方。
    中国和日本是邻邦。尽管如此,我们不太了解中国的情况,中国对日本的情况也不大清楚。如今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了,正在一步一步加深彼此的认识,但是老实说,还没有成为推心置腹地商谈的关系。
    发生种种误解和隔阂的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吧。
    中国的现代化计划对日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早就有人指出,从资金的保证、运输、能源、产业结构等问题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计划是相当难实现的。
    以钢铁为中心,同时建设一百二十项大型工程这样宏伟的计划,实在是配得上引起全世界的中国热的。日本自不待言,美国和欧洲都争先恐后去同中国进行贸易,那是很自然的。
    但是,如此宏伟的计划如果一齐推进,就很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混乱。即使工业的现代化有了进展,可是农业国防的现代化又将怎样呢?归根到底,需要的是与实力相适应的现代化计划。这就是近来重新估计现代化的动向。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计划是一切都要同时发展的倾向过分强烈了,并且现代化的速度也有点过分快了。希望进行一番踏踏实实的重新估计。
    另一方面,日本的问题是,对中国的这种现状应该以什么态度来对待。日本以前的态度是时而要买中国原油,时而又不买。就贸易贷款和资金合作而言,也是日本拿不定主意,而落在别的国家的最后头了。中国资金力量不充足,必须借助原油和借款来购买现代化所需要的东西;而日本却只想不管什么都大量出口。这样,日中贸易遇到障碍,大概可以说是必然的结果。
    日中贸易亮起了黄灯,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好事。如果双方都巩固基础,然后再起步,那么,对中国有益,对日本也有益。因为,经济上稳定而和平的中国,会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不要硬着头皮搞现代化,日本也要不惜在一切方面予以协助,这样的关系才是日中友好的必要条件,难道不是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