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香港《大公报》报道:《台大董大成教授研究成功「鸡母珠蛋白」可防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4-26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四月十六日以《台大医学院董大成教授研究成功“鸡母珠蛋白”可防癌》为题报道:
    最近,台大医学院生化教授董大成,据说经过四十年的艰苦研究,发现“鸡母珠蛋白”有防癌的作用,他不但在动物身上试验获得成功,在人体内试验,也有显著效果。
    所谓鸡母珠,是一种生长在热带的植物,开花后结成荚,荚内有红色的豆子。由于它的毒性很大,引起董大成教授的好奇和研究。
    据董大成教授说,在理论上,从事这项研究可以从癌细胞分离癌的抗原,再以这种抗原用于免疫,但在分离过程中不是那么容易。因为癌抗原本身,是一种构造复杂的蛋白质,在分离时其构造易于变化,使之失掉特异的抗原性。
    董大成教授潜心研究和实验“鸡母珠毒蛋白”抗癌疫苗得到的成果是:发觉“鸡母珠毒蛋白”抗癌疫苗,会与细胞膜的受害体结合,使细胞膜的构造产生一连串的改变,形成表面抗原的重新分配,使抗原性大增,最后因核酸的合成受到抑制,使癌细胞丧失分裂与生长能力,因此,不但不会有转移的危险性,而且可提高癌的抗原性至一千倍左右。如果使用更多的抗癌疫苗,免疫力自然更可提高。
    董大成教授曾以他研制的“鸡母珠血球凝集素”抗癌疫苗,用之于老鼠,试验的结果证明淋巴系统细胞,确实产生了特异的细胞性免疫,以及移植癌细胞后不会再生癌症的事实。
    董大成教授还以这种疫苗在人体内试验,也同样获得免疫力的疗效。他说,由于肝癌病患的要求,在外科医生施手术时,将癌组织切除干净,并以其组织的癌细胞与“鸡母珠凝集素”处理后成为抗癌疫苗,再注射于病人体内成为“自体免疫”。
    不过这种试验只能限于无菌的肝癌病人,至于肠胃、血液和淋巴癌等病患,因切除的组织癌细胞极难达到无菌的地步。同时在无法律保障下,不但不便作临床试验,而且即使病人提出要求,也会有所顾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