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日《世界》文章《亚洲新形势与苏联外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3-27

    说苏今年的外交仍是一面维护同美的缓和;一面增加和巩固在第三世界的“据点”国家;在亚洲首先造成既成事实,确立越南对印支的统治
    【本刊讯】日本《世界》杂志三月号刊登《读卖新闻》社评论委员森本良男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亚洲的新形势与苏联外交》,摘译如下:
    简单说来,似乎可以认为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新的“相互关系”:即横跨太平洋的美中、日中的协调越是加强,地处大陆的中苏和越柬的对立就越发激烈,其结果,就将导致紧张的加剧。这种紧张也很有可能反过来成为阻碍日中、美中关系进展的因素。换言之,要想进一步发展日中、美中关系以确保亚洲的稳定就必须拟制出在某一地方斩断这种“不祥的相互关系”的政策。这恐怕也是日本今后的一个重要的外交课题。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要排除苏联的参加进行对话,这大概是不可能的。从这种观点出发,我想就亚洲新形势下的苏联外交的战略和政策问题加以探讨。
    近一年来,勃列日涅夫政权一直在为如何防止和挽回由于中国加强了与日本、美国的结合所造成的外交上的后退而煞费苦心。
    五月至八月,由于对中国外交未能拿出有效的对策和美苏关系的冷却,对于苏联来说的确是一个“不愉快的夏天”。值得注意的是,据认为就在这个时期,为了修改其世界政策,克里姆林宫重新进行了“充满苦恼的讨论”。
    苏联外交正在充分地发挥它那顽强和难以对付的特性:即在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就自我克制,当条件稍许变得有利于自己的时候就果敢而又巧妙地去加以利用。而且,正如你缔结日中条约,我就签订苏越条约,你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我就攻陷金边那样,苏联只要受到某种外交上的打击,它就一定要想法给对方以相应的回击,以防止在实力关系上出现不利于自己的局面。
    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苏联外交潜在的内部矛盾,在这一过程中却逐步加深了。若从外交手法方面来看,首先可以指出:第一,由于过于重视“实力竞争”,就无法用历史的、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态的发展,因而走上了追求在短时期内立刻见效的政策的道路;第二,结果使外交僵硬化,变得缺乏灵活性;第三,进而,使用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高压手段,一味地采取强硬的行动。
    如上所述,那末,充满种种矛盾和受到各种制约的苏联外交在一九七九年将如何展开呢?与去年夏天以来的路线相比,估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即基本上仍然是一面维护与美国的缓和,一面增加和巩固在第三世界的“据点”国家,以此来保持与美国的对等关系,并确保其在与中国的对抗中所处的有利地位。
    在亚洲,首先造成既成事实,确立越南对印度支那的统治,并使之得到稳固,而后再设法离间美、中、日体制。可是,印度支那的稳定不会就那么简单地得以实现。尤其是今年四月份,通知废除明年行将期满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期限已到,因此,中苏间的紧张关系必将进一步加剧。这必然要给中越关系和印度支那形势带来不利的影响。其结果,只能加深而不会减弱东南亚的紧张局势。于是,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紧张似将进一步加深的亚洲形势和在这种形势下的苏联外交的动向,西方国家也将采取冷静而又慎重的对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