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葡《新报》文章:《谈中越冲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2-25

说中国采取的边界还击行动是对苏越在东南亚推行扩张战略的警告
    【本刊讯】葡萄牙《新报》二月二十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谈中—越冲突》,摘译如下:
    事实并不论证关于中国在搞霸权的理论有人问:当前我们面临的这一场中国发动的大规模武装干涉,其目的归根结蒂是否是为了同苏—越扩张主义者争夺印度支那霸权?
    假如我们能对事情做出客观的分析,那末,我们就找不到能给予这个问题的肯定答复的论据。
    实际上,从一九四九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来不曾采纳过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国家的典型的对外政策。该国在本国领土之外从来没有派驻军队或建立过军事基地。该国没有向越南提出过任何领土要求,也根本没有提出过建立一个在它的领导之下的“印度支那联邦”。除此之外,我们并没有听说过中国在世界的哪个地区进行过什么武装干涉,这并不等于该国不支持象埃及、扎伊尔和索马里那样的受外国干预和侵略的国家。
    显然,冲突扩大化的危险性是存在的,而且因为苏联已经在威胁要执行同越南领导人在去年十一月签署的盟约。然而,一旦此事发生,当然不应当把责任推在中国的“霸权主义”上。争取世界和平的两种政策公众舆论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要追究一下,在北京领导人最近如此宣扬的和平政策和现在正在搞的这种军事行动之间,是否真正存在矛盾。提出这种问题的人,一般说来,都是那些虽然承认苏联的扩张主义对世界和平是个严重的威胁,但是他们却认为要通过对莫斯科的退让和绥靖政策来加以防止。
    事实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起,在对待企图通过战争来分割世界的搞扩张的侵略国家上,就有两种对立的政策。首先是臭名远扬的搞妥协和绥靖的张伯伦政策。这种政策的中心是容忍侵略国家不受惩罚地攻打弱国,避免同它们发生正面冲突。
    第二种保卫和平的政策是保卫集体安全和坚决抵抗入侵的政策。简言之。就是指那些出自这种或那种考虑,想在外交和军事上采取有效措施来制止扩张和侵略的那些国家。缔结防御性的国际条约,例如有效地帮助受到外国侵略的国家并且与之共同进行反击,也包括在内。这也就是中国主张的政策。特别是近数月以来,面对克里姆林宫在世界许多地区加速其政治和军事攻势的情况下,邓小平在访美期间提出的关于团结起来保卫世界和平的建议,就属于这种政策。
    中国对越南发动的当前的这场军事行动,也属于这种政策。事实上,不惩罚侵略者,不对它们的每一项冒险活动作出还击,就不可能制止这种冒险活动。而且也不能不看到中国采取的边界还击行动,是对苏越在整个东南亚推行的扩张战略的一种警告和制止。
    最后要说的是,在印度支那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同欧洲自身的安全无关。克里姆林宫的全球战略是:首先在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和非洲占领统治地位,以便随后包围欧洲。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