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南《新闻周报》载文评邓副总理访美:《前往华盛顿的访问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9-01-29

    【本刊讯】南斯拉夫《新闻周报》一月二十六日以《前往华盛顿的访问者》为题刊登一篇文章,摘译如下:
    下星期一,邓小平副总理将作为新中国正式访问美国的第一个国务活动家抵达华盛顿。根据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国民的主要情绪,他可能期望加强中国在大国之间的平等伙伴的地位,期望了解美国的成就,特别是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成就,对他的国家来说,这些成就可能有益于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长期方针,还可能考察两国经济合作庞大计划的可能性。
    恰恰是他前往同卡特总统会谈不是偶然的。一九七五年,他是福特总统在北京的主要对话者,在为正常化开辟道路的会谈中,邓是中国的愿望、尊严和外交灵活性的象征。
    不寻常的是,一个国家的副总理向一个外国元首致电,而这是由总理来做的。
    但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甚至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人都不会对这一姿态感到惊奇。很简单,因为邓小平是一个具有巨大威望和影响的人。今天,七十四岁的邓是他的人口众多的国家过去所走过的激烈的政治斗争中的斗争性和坚定性的象征,是保证实现未来现代化设想的象征。在他的生活中发生了几乎完全与政治逻辑相反的事情:在斗争中,他每失利一次,他的威望就提高一次。
    一九七七年八月,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说,不要多说空话,要多做工作,他几乎对任何一个政治事件都直接或间接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且经常留下了自己的烙印。
    特别是在去年,在他的活动中这种情况很多。他的公开讲话——尽管根据分工在领导班子内事先取得一致——对以前的禁区有了勇敢的突破。他善于直接地和坦率地提出政治改革的新主张,从而得到人民的同情和充分信任。
    在制定外交政策、特别是在制定外交战略方面,邓也无不起着重要作用。
    他是一位有巨大工作能力和丰富政治经验与生活经验的人,他说他自己是“六四开”。但是,完全可以肯定地说,他的声誉和威望不是建立在这个公式的基础上的。
    中国人对他的最经常的印象是,满怀钦佩和尊敬。中国人知道他讲话尖锐,但是也知道他的人格和成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