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奥刊报道:《波兰经互会专家证实东方集团石油短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12-28

    说由于面临咄咄逼人的石油短缺现象,苏联倾向于宁可牺牲经互会国家,也要保持目前对西方的出口量
    【本刊讯】奥地利双月刊经济杂志《东西方冲突》在十月一期上刊登一篇报道,题为《波兰经互会专家证实东方集团石油短缺》,摘译如下:
    西方报道说,有许多迹象表明东欧石油短缺情况严重,波兰经互会问题专家克莱耶尔,写了一篇分析苏联生产和出口可能性的文章。
    克莱耶尔说,“对苏联出口的原油的需求比所能提供的要大得多。出口的增长要比开采来得快。”他推测说,“由于内部需求日益增加,开采和运输费用的增加,苏联今后的石油出口将会有减少的趋势。”
    苏联石油开采量是五亿四千六百万吨,约占世界开采量的百分之十八。但是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一九七五年的百分之十五点六猛增到一九七六年的百分之十八点三。
    因此,出口对开采的压力越来越明显了。苏联一九七五年出口的原油还只占所开采的百分之十七点五,但到一九七六年就已达到百分之二十一点八。压力是大的,因为出口石油已成为苏联最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
    石油产品属于苏联最容易在西方销售的出口商品之一。因此它面临着这样的选择:要么满足经互会国家对石油日益增长的要求,要么通过增加石油出口来减少同西方的外贸逆差。苏联目前能满足经互会国家石油需求的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九十,它的供货在一九七○年到一九七六年期间有了很大的增加:
    对保加利亚的出口从七百万吨增加到一千一百九十万吨;
    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出口从一千零五十万吨增加到一千七百二十万吨;
    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出口从九百三十万吨增加到一千六百八十万吨;
    向波兰的出口从八百六十万吨增加到一千四百一十万吨;
    向匈牙利的出口从四百八十万吨增加到八百四十万吨。
    经互会国家从苏联进口的石油所占比重,从一九七四年的百分之五十七降到一九七五年的百分之五十五,并在随后两年降至百分之五十二点二。从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六年,苏联向经互会国家出口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增加了一千一百万吨,而对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则增加了二千万吨,能换取外汇的石油出口一九七六年已达六千四百五十万吨。
    最重要的进口国是意大利(一千二百九十万吨),芬兰(九百六十万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七百一十万吨),奥地利(六百八十万吨),法国(五百七十万吨)。
    直至一九七八年初,苏联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促使它加紧向西方出口石油,作为谋取外汇的来源:一九七六年卖给经互会国家的石油价格经卖给西方伙伴的要便宜三分之一。
    但是随着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的两次提价,价格差异看来已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八。
    由于面临着咄咄逼人的石油短缺现象,苏联倾向于宁可牺牲经互会国家,也要保持目前对西方的出口量。因此,苏联的经互会伙伴们越来越经常地被迫在中东寻找满足其对石油需求日增的出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