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美《华尔街日报》评论:《抓住龙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11-27

    【本刊讯】美国《华尔街日报》十月二十日刊登弗蒙特·罗伊斯特从上海发出的一篇评论,题为《抓住龙尾》,摘译如下:
    中国今天能够做到向西方敞开大门——把最优秀和最有才华的青年派出国留学和接纳大批外国专家、学者甚至普通游客——同时又不致冒风险同不是中国的西方文化再次发生冲突吗?
    中国能够做到通过实现工农业现代化摆脱生活水平落后的状况,同时又不致造成一场有可能玷污毛主席的革命纯洁性的“由于欲望越来越大而引起的革命”吗?
    如果中国打算为九亿人口建立一个富有活力的经济体,特别是如果打算建立一支能够抵御“北极熊”——在北方威胁着它的苏联——的现代化军事力量的话,不冒这种风险行吗?
    “四人帮”这些问题是造成一九六六年随着所谓的“文化革命”的发生而开始的政治斗争的根源。“文化革命”是毛主席发动的,但进入高潮阶段时却被“四人帮”控制了。
    那场斗争随着华主席被选为毛主席的接班人和“四人帮”被打倒而结束了,至少是暂时结束了。但是,正如现在当权的领导人所承认的那样,这些问题现在依然存在,而且,无论如何都不能肯定地说他们现在已经把所有想再次把中国拖进与世隔绝状况的人全部彻底镇压下去了。
    总而言之,凡是好奇的人到中国后很快就会感觉到:在使中国向外界敞开大门问题上,华主席及其同事很可能象是抓住了龙的尾巴,只要一松手,他们可能就很难控制它了。
    这条龙难对付的问题在上海尤其明显。上海今天之所以成为一座现代化程度比北京高得多的城市,也是西方长期占据的结果。
    但是,如果华主席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的计划能够按预定的步调实行的话,那么,受到西方影响的将不会单单是上海一个城市。
    中国现在打算派到外国留学的那些有才华的优秀青年学生回国时也会有同样的变化,这看来确实是可能的。到国外留学会使他们的思想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在这一方面,中国国内大中小学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北京大学的阅览室里——对教师、研究生和外语系的高年级学生开放——现在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书刊杂志。
    这种新教育制度的一个危险似乎是培养出在智能上有别于人民大众的“尖子”,这正是“四人帮”所责骂的。
    这个问题并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培养出尖子。
    如果中国真正要使其工业现代化,它还必须在培养出一个管理阶层的同时,培养出在技术上训练有素的人才。
    从日本或者西德,或者美国购买了新机床设备以后,还必须训练那些操作人员使用这些机器,这将涉及到要请进外国技术人员开设长期讲习班的问题,现在已经有若干这样的外国技术人员在中国工作了。还有一个方面易受西方思想的影响:管理机床厂或者钢厂的人同(比如说)一个仅仅有一个职能的车工相比,更需要技能,眼光要更开阔。事实上,中国的下一次革命也许会是管理上的革命。
    最后就是广大老百姓欲望不断提高的问题。中国党的政治局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增加消费品的生产,以提高乡村的农民和城市工人的生活水平。
    中国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一点从城市商店里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每改善一次,会刺激人们的胃口到什么程度呢?
    应该指出,那些掌权的人对所有这些问题了解得很清楚。他们清醒地承认这些问题。他们认为,他们有办法,至少可以缩小这些问题。
    毛主席的接班人所追求的是要大胆地使中国尽可能快地完全地进入二十一世纪。但是为达到此目的,他们已不得不释放出那种可能改变中国方式的力量。所以,对老革命家来说,确实有理由担心会同国外来的思想发生冲突。
    他们把龙从笼子里放出来以后靠抓住龙尾巴还能驾驭得住它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