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日本《读卖新闻》文章:《要消灭留级生,就要因材施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11-25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九月二十六日刊登了大阪大学社会教育系副教授麻生诚写的一篇文章,题为《要消灭留级生,就要因材施教》,摘译如下:统一的学习计划今天,我们生活的社会被称为情报化社会。在物质、能源和情报三个生活要素中,情报对物质和能源的制约力显著增大。譬如,有关石油产量的情报左右着作为能源的石油的价格和作为物质的石油产品的价格。
    情报化社会一旦发展,就会从两个侧面给学校制度带来巨大影响。
    首先,CNP(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提高了国民的升学率,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并得到普及。因此,具有不同能力、个性和发展方向的各种类型的青少年就要在学校里呆十二年到十六年之久。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内容也将加强量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这一倾向。这是因为,支撑情报化社会的科学技术体系的水平愈来愈高,而学校教育内容的水平却显得下降了。结果在大众化的学校和高水平的教育内容之间产生很大差距。即入学者的智力低同学习计划水平提高的差距。令人头痛的是,形成了学校利用愈来愈高的教育内容来区分学生的智力。
    据认为,这种倾向同已经进入情报化社会阶段的欧美国家也是相同的。不过,我国学历社会的倾向是很突出的,并且,学习计划是形式主义的、统一的。愈是这样,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计划之间的差距就愈明显,跟不上教学计划的学生就愈多。正确的叫法是智力迟钝学生这样的学生被称为“留级生”。这个词是新闻界造出来的,在下述意义上可以使用这个词,即“在同年级中那些跟不上学习计划的、丧失了一般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的人”。但是,正确的叫法恐怕应该称之为智力迟钝学生。
    关于在同一个年级中,智力迟钝学生占多大比率的问题,过去曾做过一些调查。如果按五分来评价的话,被打成“1”分的学生在一个年级中占百分之五,所以,可以认为,智力迟钝学生所占的比率还是正常的。
    据大阪大学人文科学系教育社会学研究室最近做的调查,中学教师认为,在一个年级中智力迟钝学生在英语和数学方面占百分之二十;在理科和社会科方面占百分之五到十。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年级愈高,占的比率愈大。
    现在,“留级生”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随着教育的普及,留级生的比率大大超过正常状态百分之五的留级生比率。智力迟钝学生的比率一超过百分之二十,就会形成具有结伙意识的、违反校规的集团,并且,在学校内部进行非法活动。
    关于造成“留级生”的原因询问教师的结果是:一、学习指导提纲的量太多;二、一齐上课的形成;三、学生本人的学习自觉性和努力不够;四、学生的能力低。要开放自由学习时间也就是说,由于纳入教育内容的情报量增加了,所以,如果在形式上要把它消化,那么,教师就不得不进行统一上课。这样教下去,智力差和上进心不强的学生就会逐渐落后从而造成“留级生层”。
    可以说,造成“留级生”的学校教育,其本身就是“落后的”教育。作为消灭这种现象的一个手段,是通过教师的努力进行因才施教。
    此外,要建立这样一种制度,即规定最低限度的学习目标,即便费些时间也要因才施教,给学生留出自由学习的时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