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英《泰晤士报》文章:《优先发展石油化工产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11-01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九月二十九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优先发展石油化工产品》,摘译如下:
    几乎可以肯定,中国需要西方的更先进的石油化工技术。一些因素正在引导中国增加石油化工产品,但是,只有进口更多的全套设备(尽管在有些情况下中国已经买进了技术),才有可能完全达到此目标。
    同大多数其它的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忽略了石油化工产品的发展,所以现在把发展各种塑料制品置于优先地位。这些塑料制品,一部分用于国防需要,并日益用于一般消费。
    同时,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正在增加,这给石油化工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原料。
    提高农业产量仍然是这个国家的当务之急。本国生产更多的化肥将有助于达到此目的。这还能减少目前化肥的大量进口。正如在农业歉收或荒年需要买进外国粮食一样,进口化肥造成外汇外流。
    中国增产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和其它化工产品,也可以替代这些物品的进口。增加这些人工产品——例如,它们可以在纺织生产中代替本国生产的棉花、毛和丝——的有益效果是为粮食生产腾出土地。
    在到一九七四年底为止的两年多一点时间里,中国的石油化工生产经历了一次大扩展。一九七二年只有三家大的化工厂在开工。两家是六十年代从西方买进的,另一家在北京,是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
    从那以后,从日本、法国、西德、荷兰、美国、丹麦、意大利和奥地利进口了五十多个石油化工厂的全套设备。从英国的汉弗莱斯和格拉斯哥公司进口了一套甲醇工厂的设备,从达维动力气体公司进口了一套聚乙烯工厂的设备。同达维公司还签订了其它的合同。
    最大的一项合同是与法国建筑和研究—斯贝西姆公司签订的关于提供一套价值一亿五千万英镑的联合企业设备的合同。这个企业生产尼龙和聚酯纤维。
    这一时期的购买计划使中国有了生产人造纤维、塑料、橡胶和化肥的能力。纤维生产包括一些丙烯酸系纤维,塑料生产则是聚乙烯和聚丙烯。天然气正作为氨气工厂的原料,以生产作为农用肥料的尿素。
    在这十年里,化肥生产一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之一,在不远的将来,它将继续迅速发展。到一九八○年,中国从西方引进的十三个新的尿素工厂将全部投产,每年可生产大约一千八百万吨氮肥。
    白厅正在传阅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很可能购进更多的尿素工厂以及生产综合性肥料和过磷酸钙的成套设备。
    一些工业观察家认为,石油化工厂,以及整个化工部门,是英国增加出口的大约十二个重要机会中的一个。
    至于化肥,不仅需要更多的含氮化合物,而且,尤其需要由钾和磷提供的均衡营养物。
    预料将需要一些工厂来生产更多综合性的化工产品,即需要生产二元酸、丙烯酸以及还可能生产氟碳化合物的工厂。高级的合成橡胶以及人造皮革工厂则被认为是另外一种需要。
    中国看来肯定缺乏生产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和各种工程用高级塑料的充分装置。
    向中国提供加工厂的厂商发现了这样一个优点:这些加工厂可以有出口商本国的高额产品量。产品量可高达百分之九十,而其它进口国则要求,任何一个工厂,大部分应利用其本国闲置的工业能力来建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