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日本经济新闻》驻伦敦记者报道:《开始走向中国的「大长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10-30

    说中国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这对挣扎在长期萧条之中的欧洲来说,好象是一个极有魅力的市场;欧洲大多数人对日本的动向是非常嫉妒的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十月二十二日刊登该报驻伦敦特派记者永田的一条消息,题目是《开始走向中国的“大长征”》,摘译如下:
    以中国副总理邓小平(副主席)访日为契机,日本的产业界似将以更加热情的目光注视着中国,欧洲的产业界也已开始走向中国的“大长征”。中国已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并迅速地接近西方,这对挣扎在长期萧条之中的欧洲来说,好象是一个极有魅力的市场。尽管有少数人持警惕态度,但是,以欧洲共同体为单位和各国以单独方式,欧洲正在急剧地打进中国。
    对于欧洲共同体来说,中国是头号巨大的资本市场,很有希望成为出口机械、零件以及专利的对象。欧洲共同体的对华出口去年约为三亿五千万英镑,进口约为五亿八千万英镑。在目前欧洲共同体的贸易中,进出口所占的比率均不到百分之一。但是,访问欧洲的中国银行干部说:“中国方面的目标是要使同欧洲共同体的贸易规模达到同日本相等的水平。”另外,结束访华的哈费尔坎普副主席说,“欧洲的产业界在今后的两年内将在中国建立起牢固的基础”。
    除欧洲共同体的上述动向外,西欧各国也正在个别地加强同中国的接近。
    不言而喻,欧洲和中国接近,双方各有各的想法。拿中国来说,既然中国总是把苏联的存在放在心上,那么,工业的现代化和国防力量的充实就成了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对于面临大量失业的欧洲来说,中国已是一个具有魅力的市场,而且华国锋体制的现实路线趋于亲西欧的方向是值得欢迎的。此外,日本的动向也有刺激欧洲的一面。欧洲大多数人对缔结日中条约的反应,是把经济上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地位来考虑的,认为“日本得到了中国这一巨大市场”,由此可以窥视出“为时已晚的欧洲”是非常嫉妒的。
    但是,欧洲的实业家为防万一,不能盲目地面向北京。中国的出口商品,很多是属于欧洲共同体限制进口的商品,这对欧洲来说未必是它所希望的。欧洲对中国的外汇储备和支付能力的疑虑仍然根深蒂固。另外,华体制虽然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干劲很大,但是,也有人担心华体制是否有实行的能力。
    另外,虽说中国已转而采取现实路线,但是,在欧洲,一般人认为,“中国是难以预测的国家”,同时指出,政情变化有可能带来危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